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

《中国药典》: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荆芥120g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用法用量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四两)荆芥穗(四两)细辛(去心.一两)白芷(一两)甘草(一两)羌活(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薄荷(蜜炙.八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言语声重。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常服清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别名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24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120克 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

备注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均为主药;荆芥薄荷防风升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香附行气宽中,兼能疏风(现配方多用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配合荆、防、薄荷,增强疏风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用茶清调服,乃取茶叶苦寒之性,既能上清风热,又能监制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之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按:本方用法,《世医得效方》卷十作"每服6克,葱白、茶清调下;用葱涎调贴两太阳穴,除痛甚者特效。又用朴消少许,吹入鼻中立愈。左痛吹右,右痛吹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别名茶调散、茶调汤、川芎茶调饮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8两,川芎4两,荆芥(去梗)4两,香附子(炒)8两(别本作细辛去芦1两),防风(去芦)1两半,白芷2两,羌活2两,甘草(爁)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头目。主偏正头痛,伤风壮热,肢体烦疼,风热隐疹。

用法用量茶调散(《得效》卷十)、茶调汤(《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经验良方》)、川芎茶调饮(《不居集》下集卷二)。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薄荷辛寒,轻虚上浮,上清头目之风热,旁搜皮肤之湿热,中去肝胆之虚热,下除肠胞之血热,此用以为君药,所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也”。荆芥辛苦温,上行祛头目之风,除经隧之湿,去血中之风湿郁热,此以佐薄荷而为臣。芎穷甘辛,行血中之气,排筋骨之湿,上通巅顶,下彻血海,为厥阴肝经表药;羌活苦辛,此以祛太阳之风热;白芷辛温,此以祛阳明之风热;防风辛甘,缓肝补肝,以防风淫之内侵,故曰防风,其祛风不拘经络,无所不到;细辛辛温,达肾气,使上行以清耳目,主治少阴头痛;甘草以补土和中;茶叶甘苦寒,轻清上浮,能升清阳于上,而降浊阴于下,聪明耳目,开爽精神,虽非风药,而能助诸药,以散风除热,清头目。

临床应用偏头痛:作者用《局方》川芎茶调散原方治疗126例偏头痛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达83.3%。患者偏头痛为阵发性,可以固定或交替发作,右侧多于左侧,且都伴有神经忧郁状态。

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银海精微》卷上: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1两,石决明1两,木贼1两,石膏1两,炒荆芥1两,菊花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热泪,眼弦湿烂。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茶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医学心悟》卷四:川芎茶调散

药方名称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酒拌)1两,荆芥1两,白芷1两,桔梗(炒)1两,甘草1两,黄芩(酒炒)1两,川贝母(去心)1两,黑山栀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窍清热。主鼻渊,鼻中常出浊涕,源源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陈松萝细茶调下,1日3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猜你喜欢

  • 柴胡截疟饮

    药方名称柴胡截疟饮处方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桃仁。功能主治不足之人疟疾。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并滓露1宿,次日发前1-2时,小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注意戒鸡、鱼、豆腐、面食、羹汤、

  • 立效丹

    《良朋汇集》卷一:立效丹药方名称立效丹处方艾60克 葱头1握生姜45克制法共捣烂。功能主治治寒湿两腿作疼。用法用量用布包蘸极热烧酒,搽患处,以痛止为度。摘录《良朋汇集》卷一《霍乱论》卷下:立效丹药方名

  • 胶艾四物汤

    《古今医鉴》卷十一:胶艾四物汤药方名称胶艾四物汤处方阿胶(蛤粉炒珠)艾叶(醋炒)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蒲黄(炒)黄连黄芩生地栀子地榆白术甘草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养血健脾,凉血止血。治妇人血虚火旺,血崩不止

  • 柏子仁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柏子仁丸药方名称柏子仁丸处方柏子仁(炒,别研)牛膝卷柏各15克泽兰叶续断各60克 熟地黄9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室女经闭成劳。用法用量每次30丸,

  • 韭子汤

    《医统》卷六十四:韭子汤药方名称韭子汤处方韭菜子1撮。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用碗足盛之,以火烧烟,用小竹梗将下截破4开,纸糊密如喇叭样,引烟熏其蛀齿。如下牙蛀者,以韭子煎浓汤漱之。摘录《医统》卷六十四

  • 花苁蓉丸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古今录验》:花苁蓉丸药方名称花苁蓉丸处方花苁蓉60克泽泻30克五味子30克 紫巴戟天30克(去心)地骨皮30克磁石45克(研,冰淘去赤汁,晒干)人参45克赤石脂45克(研)韭子3

  • 加减星附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加减星附六君子汤处方制南星1钱,竹节白附子(酒炒)7分,人参1钱5分,白术2钱,茯苓3钱,炙甘草5分,姜半夏1钱5分,广皮1钱。功能主治癫痫气虚有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牛痈,加牛黄5厘冲入;马

  • 茴香附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葫芦巴半两,马蔺花(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楝实(取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

  • 涤痰丸

    《内外验方秘传》卷下:涤痰丸药方名称涤痰丸处方橘红2两,蒌仁3两,半夏2两,茯苓2两,苏子3两,沉香5钱,杏仁3两,贝母3两,海蛤粉2两,葶苈子1两5钱,明矾3两(煅),南烛叶2两,白芥子1两。制法上

  • 四生圆

    药方名称四生圆处方五灵脂(去石)、骨碎补、川乌头(去皮.尖)、当归,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用无灰酒打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专治左瘫右痪,口眼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悉皆疗之。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