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异气

猜你喜欢

  • 暑渴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中暑》。指因暑热所致的口渴证。宜清解暑热,养阴生津。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丸等方。详中暑条。

  • 急下存阴

    用承气汤一类的泻下剂,迅速通便泄热,清除燥结,以保存津液,防止痉厥变证的方法。有釜底抽薪之意。临床上适用于急性热病,症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实热证。参见阳明三急下、

  • 徐安仁

    【介绍】:宋代人。撰《守论纂要》10卷,佚。

  • 大便秘涩

    证名。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即大便秘结。详该条。

  • 巡经传

    见《此事难知》。即循经传。见该条。

  • 舒氏伤寒六经定法

    伤寒著作。清舒诏(驰远)撰。作者提示伤寒六经病证的主证及治法。后附医案二则。现存多种刊本。

  • 医效郎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

  • 荞叶七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 殷方山

    【介绍】:见殷矩条。

  • 医方论

    书名。4卷。清·费伯雄撰。刊于1865年。本书系根据汪昂《医方集解》中的方剂次序,逐方予以评述。删去原书各方的主治与注文。作者评述诸方除临床上肯定的方剂外,对原书中一些选用不当的方剂明确地阐述了个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