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病证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水毒病,……一名水中病。”详水毒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出《万氏家抄方》。为款冬花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自称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以上又合称《吴兴凌氏二种》,1892年刊行)、《外科方外奇方》、《凌临灵方》;另增订
用泄泻之药,去除闭阻之证。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噫气、胸胁胀满,甚或腹中胀痛,用四磨汤以降泄通便。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