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舌横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疗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视瞻昏眇证。详该条。
病证名。即钉翳。详该条。
①病证名。又称水泄、注泄、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若肠胃虚弱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阴液亏损之甚。《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脉诊手法之一。指切脉时指力的轻按、重按。《难经·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