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苑方》。即桦木皮,详该条。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书名。4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条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的释文287条,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
【介绍】:晋代外科医生。履贯欠详,善治疽症。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是小儿下利不止的证候。小儿脾胃虚弱,至长夏阴盛之时,饮食居住不慎,或复感风冷,则成此证。治宜醒脾化湿。用厚朴散(张涣方:厚朴、诃梨勒、白术、干姜、肉豆蔻)加减。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
腹的上部,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灵枢·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
见《中药志》。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