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白喉忌表抉微》。即一不可刮破,刮破则毒气涣散;二不可近火,恐外火引动内火,病必加重;三不可多卧,人卧则气上逆,毒气难骤降。此三不可,是指治疗过程中的注意或禁忌。虽不尽然,但有参考价值。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仙人掌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橡实壳,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三方。乌药汁七匙,枳壳汁、木香汁各五匙,白芍药汁二十匙,灶心土一钱,炒砂仁三分。将后二味煎汤,冲诸汁服。治食痹,胃痛上支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入即痛,吐出乃止。
指在疾病情况下,若胃气尚存,则虽病较沉重但尚不致危殆死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胃为仓廪之本,胃气尚存,则化源不致枯绝,尚有生机。由于胃气的有无,不仅表现于能否进
指选用交会穴治病的方法。《标幽赋》:“住痛移痛,取相交相贯之经。”如肝、脾、肾三经的病症,可取三阴经交会的三阴交穴,各种热病,可取用督脉与足三阳经交会的大椎穴等。
出《野菜谱》。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齐秉慧(有堂)撰于1806年。本书记述了齐氏临证经验。上卷论病证,辨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经治病;下卷杂证诸法及药性。其中有效经验方及单方可供借鉴。本书收入《齐氏医书四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