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见《救荒本草》。为榆实之别名,详该条。
即四气街。《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见气街条。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病名。为脑疽生于项后偏旁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偏对口。
病证名。见《医学集成》卷二。即酒齇鼻。详该条。
肝主管全身筋膜。筋要赖肝的精气滋养,才能活动有力。《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肝不养筋,则动作迟钝,活动不灵。《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
即第三磨牙。详真牙条。
见《说文》。即冬葵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