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杨则民

杨则民

【生卒】:1893~1948

【介绍】:

一名寄玄。浙江诸暨人。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后因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两次入狱。狱中不禁医书,遂研读中西医籍,即致力于医,悉心研究《内经》、《伤寒论》等,旁及数理、哲学,学识渊博。曾任教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中医学研究,撰有《内经哲学之检讨》,驳斥余岩攻击中医之作《灵素商兑》。指出:《内经》的思想方法即辩证法。并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中西医体系之不同。认为中西医学应“挹彼注兹,各得其所”扬长弃短。编有各种讲义20余种。未出版之手稿尚有《医林独见》、《诊余随笔》、《医学杂记》等。

猜你喜欢

  • 水剑草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肥气

    古病名。即肝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

  • 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编著。本书以该院所编《伤寒论释义》为蓝本,在仲景原文后用提示和讨论的形式加以阐析,并附表格,主要用于教学参考。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苔条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干苔之别名,详干苔条。

  • 风寒两伤荣卫证

    病证名。指大青龙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注解伤寒论》卷三:“此中风见寒脉也。浮则为风,风则伤卫,紧则为寒,寒则伤荣

  • 胃腔。《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 小肠气

    疝之俗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 柘根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穿破石,详该条。

  • 脉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百脉疽。痈发于颈部。初起漫肿,环绕颈项,色紫红,疼痛不能转动,食难,气逆咳嗽,身体大热。如脓成即切开引流,迟则毒攻咽喉。有脓稠者为顺,反之为逆。相当于颈部蜂窝组织炎。

  • 医学精要

    儿科著作。8卷。清·黄岩撰。约成书于1800年。卷1~5首论儿科用药、诊法及灯火燋法,其次分述儿科的多种杂病;卷6~8专论痘科及麻科,其中除作者本人的见解和医案外,还摘录了历代文献中的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