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枇杷膏

枇杷膏

药方名称枇杷膏

处方枇杷叶56片(新鲜者更佳,洗净毛),大梨2个(深脐者佳,去皮心,切片),白蜜半钟(先熬,滴水成珠,大便干燥者多加;大便溏泻者不用,以白糖代之),大枣半斤(或黑枣、徽枣皆可),建莲肉4两(不去皮)。

功能主治劳伤虚损,吐血咳嗽,发烧,身体瘦弱,四肢酸软,精神疲倦,腰背疼痛,饮食不进,以及一切不足弱症。

用法用量先将枇杷叶放铜锅内(砂锅亦可),以河水煎出浓汁,用绸沥清汁,去叶与滓不用,后将梨、枣、莲、蜜和入煎熬,以莲肉融烂为止,用瓷瓶收贮,随意温热食之。轻者2-3料全愈,重者4-5料除根,不必另服别药,免致误用害事;即无病常服,可保身强神旺。

如虚弱并不咳嗽者,枇杷叶不用,只用河水同煮;咳嗽多痰者,加川贝母1两(研极细末),俟煮熟时,入内煮1-2滚,取起;若吐血,用藕节21个捣汁同煮,冬用多制,久收不坏,夏月随食随制。

摘录验方新编》卷三

猜你喜欢

  • 二术丸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二术丸药方名称二术丸别名枣肉丸处方白术8两(土炒),苍术4两(泔浸),生姜4两(切片),大枣100个(去皮核,同生姜屑煮)。制法枣肉为丸。功能主治妇人脾胃虚弱,始则行经血少而色

  • 含煎

    药方名称含煎处方升麻3两,大青3两,射干3两,栀子1升,黄柏1升,蜜8合,蔷薇白皮5两,苦竹叶1升(切),生地黄(汁)5合,生玄参汁5合(无汁,用干者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以水6

  • 大腹皮丸

    《圣惠》卷四十三:大腹皮丸药方名称大腹皮丸处方大腹皮2两(锉),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桂心半两,木香半两,芎?3分。

  • 加味乌荆丸

    《三因》卷十六:加味乌荆丸药方名称加味乌荆丸处方川乌(汤洗,浸3、5次,去皮尖,焙干称)半斤,荆芥穗半斤,杜当归(水浸3日,洗,焙干称)1斤,薄荷5两。制法上为细末,好醋煮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固真汤

    《医宗说约》卷三:固真汤药方名称固真汤处方莲蕊、石莲、芡实、枣仁、远志、茯神、天冬、麦冬、桔梗、车前、龙骨各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无梦而遗之滑精。用法用量上加灯心,水煎,调辰砂末服。摘录《医宗说约》

  • 和膈散

    药方名称和膈散处方柴胡1钱,白芍1两,生地5钱,玄参3钱,麦冬2钱,茯苓2钱,竹茹1团,芥子1钱。功能主治补水济木。主冬月伤寒,至5-6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呕或吐,或渴或不渴,或烦或不烦,已用小

  • 蚱蝉汤

    药方名称蚱蝉汤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柴胡各2.4克 子芩升麻知母栀子仁各18克龙齿蛇蜕(炙)各1.2克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大黄3克钩藤皮0.2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痛。用法

  • 韭叶散

    药方名称韭叶散别名韭菜散处方石灰、韭菜叶。制法上同捣饼,贴壁候干,为细末,筛下听用。功能主治止血。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韭菜散(《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摘录《外科十法》

  • 珠黄散

    《绛囊撮要》:珠黄散药方名称珠黄散处方西牛黄1.5克冰片15克 真珠18克 煨石膏150克制法共研极细末,盛瓷瓶内,勿令泄气。功能主治治口疳,喉痛。用法用量用时吹入。摘录《绛囊撮要》《医级》卷八:珠黄

  • 黑香散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黑香散药方名称黑香散处方橄榄核(烧灰存性)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男女下疳,腐烂红肿,痛痒难当,及梅毒内蕴,邪火正盛者;并治一切极痒诸疮。用法用量每3克,加冰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