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吉林医药参考资料》(1):32,1971。为刺玫果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集解》。即五物香薷汤,见该条。
白苔满布,有两条灰色苔呈纵形排列的舌象。若灰苔色润,可刮净者,为脾胃虚寒挟食滞,宜温中健脾消滞。若苔干厚无津,刮之不净,为肠胃热结已实,宜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见《济阴纲目》。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即鼻柱。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栝蒌根、胡黄连、黄芩各七钱半,炒白僵蚕、白藓皮、炒大黄各五钱,牛黄、滑石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治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饶)人。以小儿科闻名。著有《痘疹心法》(已佚)、《痘疹金镜录》等书。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下。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