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注下

注下

水泻的古称。又称注泄泄注。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因泄下如水注之状,故名。详水泻条。

猜你喜欢

  • 五官之一。为听觉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赖肾气的和调。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脾、肝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耳与

  • 山蛋

    见《山西中药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 虑瘕

    病证名。亦作伏瘕。指邪热伏于大肠所致的瘕病。《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虑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虑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可用槟榔丸

  • 辨证选穴法

    选穴法之一。指以辨证论治的原则选取穴位的方法。例如脱肛属于中气下陷,不能摄纳者,应该灸百会、长强、神阙、足三里等穴以升阳提气、温固下元;属于热积大肠,胃火下注者,则针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等穴以疏

  • 野苦荬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呕吐

    病证名。因阴虚阳气上逆所致。《证治汇补·胸膈门》:“诸阳气浮,无所依从,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治宜滋阴降气。可用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沉香等。大便不通者,宜兼通秘结。

  • 十七号艮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丁香阿魏丸,见该条。

  • 升麻龙胆草饮子

    见《原机启微》卷下。即龙胆饮子,见该条。

  • 韭汁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或用甘草煎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

  • 马蹄肺筋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