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爬藤榕

爬藤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藤榕

药材名称爬藤榕

拼音Pá Ténɡ Rónɡ

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

来源桑科爬藤榕Ficus martinii Levl. et Vant.,以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气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痛或神经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气血亏虚。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爬藤榕

药材名称爬藤榕

拼音Pá Ténɡ Rónɡ

别名长叶铁牛、小号牛奶仔、枇杷藤、抓石榕、山牛奶、风藤、小木莲、小叶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armentosa Buch.-Ham.ex J.E.Smith var.impressa(Champ.exBenth.)Corner[F.im-pressa Benth.ex Benth.;F.martinii Le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援灌木,长2-10m。小枝幼时被微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披针形;叶片革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或浅褐色,侧脉6-8对,网脉突起,成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老枝上,球形,直径4-7mm,有短梗,近无毛;基部有苞片3;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3-4,雄蕊2;瘿花有花被片3-4,子房不发育;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具梗,花被片3-4,子房倒卵圆形,花柱近顶生。瘦果小,表面光滑。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攀援于树上、岩石上或陡坡峭壁及屋墙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或炖肉,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豆腐浆

    《中药大辞典》:豆腐浆药材名称豆腐浆拼音Dòu Fu Jiānɡ别名豆浆(《秘方集验》)出处《纲目拾遗》制法参见"豆腐"条。性味甘,平。①《药性考》:"味甘微苦

  • 云苔草

    药材名称云苔草拼音Yún Tái Cǎo别名偷偷还阳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无粉报春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efarinosa Pax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春花胡枝子

    《中药大辞典》:春花胡枝子药材名称春花胡枝子拼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出处《全展选编·外科》来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直立灌木。枝条疏被长绒毛。3出复叶,

  • 冰糖草

    药材名称冰糖草拼音Bīnɡ Tánɡ Cǎo别名土甘草、四时茶、米碎草来源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凉。功

  •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药材名称白萆薢拼音Bái Bì Xiè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

  • 鹤虱风

    《中药大辞典》:鹤虱风药材名称鹤虱风拼音Hè Shī Fēnɡ别名野萝卜(《分类草药性》),山萝卜(《中国药植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全草。6~8月开花时采收,晒

  • 无患子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子树皮拼音Wú Huà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

  • 刺竹茹

    药材名称刺竹茹拼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

  • 吕宋楸毛

    药材名称吕宋楸毛拼音Lǚ Sònɡ Qiū Máo别名吕宋楸荚粉(李承祜《生药学》)。出处李承祜《生药学》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入布袋中,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