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狗尾花

狗尾花

药材名称狗尾花

拼音Gǒu Wěi Huā

别名细叶假花生(《南宁市药物志》),大叶青(《闽南民间草药》),通乳草、中蝶草、山道根、木假地豆(《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假地豆全株

原形态假地豆,又名:异叶山绿豆、稗豆。

小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或近直立,高30~90厘米,多少被紧贴柔毛。复叶互生;小叶3枚,近革质,顶端1枚倒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7厘米,侧生小叶较小,先端钝,基部浑圆,全缘,上面秃净,下面薄被紧贴的疏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侧生,稠密,长2.5~7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尖,不久脱落;花柄线形;萼钟形,先端5裂齿,上面2齿多少合生;花冠紫红色,旗瓣宽阔,翼瓣多少与钝的尤骨瓣贴连;雄蕊10,2体;子房上位,花柱曲。荚果扁平,密集,有荚节4~8个。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路边。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甘涩,平。"

②《闽南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根:健胃,消痰止咳;治虚寒性咳嗽及小儿疳积。叶:同醋捣烂外敷,治容疮及埋口生肌。"

②《闽南民间草药》:"全草:消炎解毒,清热利尿,透邪外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腮腺炎。"

③《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清热,驳骨。治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雪见草根

    药材名称雪见草根拼音Xuě Jiàn Cǎo Gēn别名朴地红根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根。4~6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荔枝

  • 莼菜

    药材名称莼菜拼音Chún Cài别名莼来源莼菜科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 F. Gmel. [B. purpurea Cas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苦木

    《中国药典》:苦木药材名称苦木拼音Kǔ Mù英文名RAMULUS ET FOLIUM PICRASMAE别名苦皮树、苦树皮、苦皮子、苦胆木、赶狗木、熊胆树、土樗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

  • 倒卵叶五加

    药材名称倒卵叶五加拼音Dǎo Luǎn Yè Wǔ Jiā别名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obouatus

  • 姬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姬蕨药材名称姬蕨别名冷水蕨来源蕨类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

  •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拼音Sān Miàn Dāo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秋季采

  • 紫荆根皮

    药材名称紫荆根皮拼音Zǐ Jīnɡ Gēn Pí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性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破瘀活血。消痈解毒。

  • 木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耳药材名称木耳拼音Mù ěr别名黑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植物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Underw.,以子实体入药。夏秋采收,晒

  • 蟾蜍肝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药材名称蟾蜍肝拼音Chán Chú Gā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治痈疽疔毒,取其(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