疠气
即戾气。详该条。
即戾气。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①八纲中的里证、寒证、虚证,称为阴证。②正气虚寒或阴寒内盛之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晦,踡卧肢冷,静而少言,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乏力,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腹痛喜按,舌淡胖嫩,苔润滑,
出《素问·气穴论》。即阴跷脉的照海穴,阳跷脉的申脉穴,左右共四穴。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一。即内托芪柴汤,见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石室秘录》卷二。即阳痿。详该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热病经汗下后,表里之热俱退,而复发热者,谓之余热。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治宜滋补退热。血虚热甚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气虚而恶寒发热者,用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热者,用四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治疗疳疾方法之一。割治部位为鱼腹穴,即在手掌大鱼际侧边缘线上,相当于食指间引一垂直线向下,另在拇指掌指关节处向掌心引一横线,与垂直线交叉点。手术操作:局部消毒后,用平口手术刀在鱼腹穴垂直纵向戳下,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