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疡科心得集

疡科心得集

  • 疡科心得集

    序一序二序三例言卷上疡证总论疡科调治心法略义申明外疡实从内出论辨脑疽对口论脑疽后论辨百会疽玉枕疽论辨夭疽锐毒虚实论辨大头瘟抱头火丹毒论辨鬓疽额疽论辨凤眉疽眉心疔眉发论辨眼丹眼漏论辨眼胞菌毒眼胞痰核论辨

  • 疡科心得集

    外科著作。7卷。包括《疡科临证心得集》3卷、《疡科心得集方汇》3卷、《景岳新方歌》1卷。清·高秉钧撰。刊于1806年。本书记述作者治疗外科病的临床经验心得,特别对于各种不同的外科病证的辨证有较详细的阐

猜你喜欢

  • 三叉剑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 杏林

    旧时对医界的颂称。相传三国时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

  • 毛窍

    皮毛之孔窍,即毛孔。见《脾胃论》。

  • 火劫

    指热性病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导致疾病坏变。《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

  • 九层塔

    ①见《福建中草药》,为兰香草之别名。②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罗勒之别名。各详该条。

  • 妊娠腰背痛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因孕后肾气虚弱,又因湿伤于肾,以致相引腰背串痛。若痛不止者,易致坠胎。治宜补肾、祛湿、安胎。方用青娥丸。

  • 三阳

    推拿穴位名。位于左眼胞。《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诀秘旨》:“又若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疾也。”《幼科推拿秘书·夜啼》:“夜啼……如寒,推三阳。”

  • 涌痰醒脑

    开窍法之一。治疗因痰涎壅塞引起神昏的方法。即用涌痰药使病者吐出痰涎而神志恢复。如中风闭证,喉间痰涎壅塞,不能言语,但不遗尿,脉象滑实有力者。用稀涎散。

  • 丁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疔疮。见该条。

  • 胎肥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生下遍身肌厚,肉色通红,满月以后,渐渐消瘦,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吐涎。多由在胎时,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深入胞中,以致形质虚肥。治宜清泄湿热。用大连翘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