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沙蒿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

药材名称白沙蒿

别名籽蒿

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消炎散瘀,利气,杀虫。

腮腺炎,扁桃体炎,疮疖红肿:种子适量研粉,以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肠梗阻,腹胀:种子2~3钱,用香油(或蓖麻油)炸,无呕吐用白酒冲服,有呕吐用开水冲服。

备注花蕾对猪蛔虫有一定驱除作用,对人体驱蛔作用尚待研究。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沙蒿

药材名称白沙蒿

拼音Bái Shā Hāo

英文名Roundhead wormwood

别名扑勒蒙、籽蒿、白砂蒿、油砂蒿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圆头蒿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a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A. salsolides Willd. Var .mongolica Pamp.; Oligosprus Sphaero-cephalus (Krasch.) Poljak.]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产成熟时采收,打下种子,除去杂物,晒干。

原形态圆状蒿 小灌木,高,80-150cm。柱根粗长,木质;根茎粗大,木质,有营养枝。茎丛生,稀单一,灰黄色或灰白色,光滑,纵棱稍明显,上部多分枝,枝长15-30cm,工更长,光滑,灰黄色或淡紫红色,常有短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或更长,光滑,灰黄色或淡紫红色,常有短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基部常有线形的假托叶;叶片半肉质;短枝上叶常密集着生成簇生状;茎下部、中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2-8cm,宽1.5-4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伍裂,两侧中部裂片最长,常再3全裂,小裂片线形或稍弧曲,近镰形,先端有小硬尖头,基产下延,半抱茎,边缘明显反卷;上部叶羽状分裂或3全裂;苞片叶不分裂,线形,稀3全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4mm,具短梗,下垂,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苞片3-4层,外层苞片背面淡黄色,光滑,有绿色中肋,中、内层总苞片边缘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雌花4-12朵,花冠狭管状,檐部有2裂齿,花柱先端2叉;两性花2-2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有2裂齿,花柱先端2叉;两性花6-20朵,不育,花冠管状,外面具腺点,花药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花柱短,先端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小,结实后头状花序及花易脱落。瘦果小,黑色,果背上具胶质物。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850m的荒漠地区或沙丘上以及干旱的荒坡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及内蒙古、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从白沙蒿种子中分得一胶质,可能为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多糖,系由D-葡萄糖(D-glucose)、D-甘露糖(D-mannose)、D-半乳糖(D-galact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及木糖(xylose)所组成,其中以D-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为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木糖[1]。又含亚汕酸乙酯(ethyl linoleate),樱花素(sakuranetin),异彩樱花素(isosakuranetin),刺槐素(acacetin),木菠菜萝双氢黄酮(arocarpanone)[2]。另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桉叶素(cineol)α及-β-派烯(pinene),α-及γ-松油烯(terpinene)等。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通便;解毒。主大便不通;腥胀腹痛;肋腺炎;扁桃体炎;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消炎散瘀、理气杀虫的功能。用于腹胀(白酒冲服),外用可腮腺炎、扁桃体炎、疮疖红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白楤木

    药材名称长白楤木拼音Chánɡ Bái Sǒnɡ Mù别名牛尾大活、东北土当归、香秸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白楤木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continentalis Kit

  • 铁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树药材名称铁树拼音Tiě Shù别名朱竹、红铁树、红叶来源龙舌兰科铁树属植物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L.)Cheval.,以花、叶和根入药。随时可

  • 山花生

    药材名称山花生拼音Shān Huā Shēng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西藏马先蒿

    药材名称西藏马先蒿来源玄参科西藏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燥湿。治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热性腹泻。用

  • 芙蓉叶

    《中药大辞典》:芙蓉叶药材名称芙蓉叶拼音Fú Rónɡ Yè英文名Folium Hibisci Mutabilis别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来源为锦葵

  • 斩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斩龙草药材名称斩龙草拼音Zhǎn Lónɡ Cǎo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rucz.,以全草入药。夏秋

  • 石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草鞋药材名称石草鞋拼音Shí Cǎo Xié别名铁草鞋、铁足板来源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 ly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

  • 家白蚁

    药材名称家白蚁拼音Jiā Bái Yǐ英文名termite别名白蚁、螱、飞蚁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鼻白蚁动物家白蚁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totermes formo

  • 橙子核

    《中药大辞典》:橙子核药材名称橙子核拼音Chénɡ Zi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种植物香橙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以及苦味成分黄柏内酯和闹米林。功能主治治疝气

  • 木香子

    药材名称木香子拼音Mù Xiā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木姜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veitchiana Gamble[L.chenii Liou]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