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昏昧

猜你喜欢

  • 瘭疽

    病名。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蛇瘴、虾眼、南方称著毒。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其证随处可生,好发于手、足指端。《外科大成》卷四:“瘭疽……初出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

  • 重提轻插

    即紧提慢按。见该条。

  • 乾疽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生于肩之前廉(肩峰前侧)的无头疽,属大肠经。证治见肩疽条。

  • 制药指南

    见修事指南条。

  • 杉篱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九。用杉木按伤处长短阔狭,曲直凹凸之形,制成数根长条形的小板,两头各钻一孔,以绳联贯,待骨折整复,以竹帘围裹后,加用此板紧缚。取其坚韧挺直,使骨缝无离定脱走之患。今仍沿用

  • 苦胆木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苦木,详该条。

  • 太阳表证

    即太阳经病。亦称伤寒表证。详该条。

  • 麻证燥痒

    病证名。麻疹后期全身燥痒。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证燥痒,乃是风邪外袭,皮肤燥烈之故。其证多在将收、收后时,因而得此燥痒,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内服滋润活血熄风之剂,如生地黄、白芍、菊花、蝉蜕

  • 舌胖

    即胖舌。详该条。

  • 两胁里急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