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便下脓血粘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医略十三篇·痢疾》:“注下赤白,……此风湿相火伤于阴络,血液化为赤白,即痈疡化脓之意。”详见赤白痢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羽代表水运,故太过的水运称为太羽。
见《刘涓子鬼遗方》。即松香,详该条。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在鼻两旁环笑缝中。”即鼻翼向外隆突最高点与面相接之处。主治疔疮,酒齄鼻等。沿皮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病证名。指翳膜之色红赤者。《审视瑶函》卷三:“大抵红障凹凸,怕如血积肉堆。”参见膜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一,认为即坎(水)廓。“络通膀胱之府,藏属于肾。肾与膀胱为表里,乃真水之源,以输精液,故曰精液廓。”详水廓条。
经穴名。代号SJ5。出《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位于腕部背横纹上2寸,尺、桡两骨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远道刺(《针灸甲乙经》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指身体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阳经(属腑)的穴位进行治疗。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针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