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
痰饮之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一名饮癖。参见痰饮、饮癖条。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始设于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阶正二品,以后各代略有增减,其官阶亦有变化。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见丁瓒条。
即头针疗法,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
指月经一年来一次。夏福康《女科知要》:“有一年一行谓之週经,此皆生理上之特异,非关病也。”参见避年条。
出《野菜笺》。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8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仲景原著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会,但因思想方法局限
【生卒】:1770~1855【介绍】:清代蒙医骨科医生。世医出身。得家传有所创新。以听、扪和问诊诊断骨折。以蛇蛋花宝石按压法止血止痛,热熨患肢、上吊牵拉等为骨科治疗手法,效果显著。其后代亦均为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