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汇言》。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病名。即痔疮和肛瘘的合称。明·方贤《奇效良方》卷五十一:“初生肛边成,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而久不止者曰瘘也。”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
【介绍】:见络却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远道刺。见该条。
【介绍】:见梁柘轩条。
病名。①指口腔病。①即满口疳蚀。详该条;②又名糜疳。见《外科启玄》卷八。多由阳明湿火薰蒸而发,常见于小儿。症见口内腐溃,或连及咽喉,疼痛不适,饮食有碍,或形瘦,腹胀泄泻,手心热等。治法初宜清泻湿热,用
即舌心,舌的中心部分。属脾胃。《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舌中。”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