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红而起紫色芒刺。为里热重证恶候,急宜清热攻下(见《伤寒舌鉴》)。
噎膈证的一种,与上膈相对。指进食后,过一段时间,食物才吐出。《灵枢·上膈》:“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张志聪注:“病在膈上者,食饮入而还出;因于膈下者,食入,晬时乃还。”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风牵斜。详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见丁奚条。
出《新修本草》。即荜拨,详该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腮颔发、颐发、汗毒。由患伤寒或温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起身发寒热,颐颔之间(腮腺部位)一侧肿如结核,微热微痛,渐肿延及患侧耳之前后,疼痛日增。若溃后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