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虫豆

虫豆

《中药大辞典》:虫豆

药材名称虫豆

拼音Chónɡ Dòu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虫豆全株

原形态木质藤本。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2.5~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两面密生黄色绒毛,下面有腺点;叶柄及小叶柄具黄色绒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粗壮,生黄色绒毛;萼钟状,萼齿5,卵形,有短柔毛;花冠黄色或白色,长约2厘米,旗瓣倒卵圆形,翼瓣稍短于旗瓣,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当果成熟时,花冠不脱落;雄蕊(9+1)2组;子房密生黄色绒毛,花柱丝状。荚果矩形,膨胀,长3~5厘米,有毛,果瓣在种子间有凹入的横槽纹。种子4~9粒,黑色,种脐具厚而肉质的种阜。花、果期1~6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边及山坡。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解毒。治疮疥。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虫豆

药材名称虫豆

拼音Chónɡ Dòu

英文名Herb of Pubescent Atylosia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虫豆的茎叶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ylosia mollis(Willd.)Benth.[Glycinemollis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茎叶,秋季挖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虫豆 木质藤本,全株被黄色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1-2cm,具黄色绒毛;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2.5-6cm,宽2-4cm,先端钝,基部圆形,侧生小叶较小,偏卵形,中脉偏上缘,侧脉2-4对,两面密生黄色绒毛,下面有腺点。总状花序腋生,长3.5-6cm,总花梗粗壮,与序轴、小花梗被黄色绒毛;苞片大,萼钟状,萼齿5,长为萼的2倍,卵形,有短柔毛;花冠黄色或白色,长约2cm,旗瓣倒卵圆形,翼瓣稍短于旗瓣,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各瓣均具爪,当果成熟时,花冠不脱落;雄蕊10,二体,(9)﹢1;子房密生黄色绒毛,花柱丝状内弯,先端内部具髯毛。荚果长圆形,膨胀,长1.5-2.5cm,宽6-7mm,有毛,果瓣在种子间有凹入的横槽纹,先端有刺状喙。种子4-9颗,黑色,种脐具厚而肉质的种阜。花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600m的林边及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苦甘;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主疮疡,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萼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圆萼刺参药材名称圆萼刺参别名华刺参来源川续断科圆萼刺参Morina chinensis (Batal. ex Diels) P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云

  • 木鳖子

    《中国药典》:木鳖子药材名称木鳖子拼音Mù Biē Z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

  • 岗梅叶

    《中药大辞典》:岗梅叶药材名称岗梅叶拼音Gǎnɡ Méi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随时可采。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

  • 臭菘叶

    药材名称臭菘叶拼音Chòu Sō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Iocarpus foetidus(L·)Salis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牛胆参

    药材名称牛胆参拼音Niú Dǎn Shēn英文名Yunnan Hemipil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滇舌喙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ilia yunnan

  • 多花野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花野牡丹药材名称多花野牡丹拼音Duō Huā Yě Mǔ Dān别名炸腰果、水石榴、爆肚叶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polyanthum Blume,

  • 黄杞皮

    药材名称黄杞皮拼音Huánɡ Qǐ Pí别名土厚朴、假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

  • 树花

    药材名称树花拼音Shù Huā别名白参、天花菌、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Agaricusalneus L

  • 枇杷

    《中药大辞典》:枇杷药材名称枇杷拼音Pí Pá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