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蜻蜓

蜻蜓

《全国中草药汇编》:蜻蜓

药材名称蜻蜓

拼音Qīnɡ Tínɡ

别名大蜻蜓、绿蜻蜓

来源昆虫纲蜻蜓目蜓科大蜻蜓Anax parthenope Selys.,以干燥成虫入药。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解毒,止咳。主治阳痿遗精,喉咙肿痛,百日咳等。

用法用量3~5只,入丸散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蜻蜓

药材名称蜻蜓

拼音Qīnɡ Tínɡ

别名灯烃、负劳(《尔雅》),蟌(《淮南子》),蝍蛉(《方言》),桑蜋(《说文》),胡蝶(崔豹《古今注》),狐梨(《尔雅》郭璞注),蜻蛉(《别录》),诸乘(《本草经集注》),蜻虰,纱羊(《纲目》),青娘子(《东医宝鉴》)。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蜒科昆虫蜻蜒全虫。夏、秋间捕捉。

原形态体细长,长约8厘米。头部有大型的复眼1对,左右相连;触角短小,能自由活动;口器发达,善咀嚼;前额上部有黑色横纹。胸部两旁绿色。翅2对,长大,膜质,黄色而带透明,翅脉呈细密的网状;翅缘端部有翅痣。脚3对,腿部褐色,余皆黑色。腹部细长,由10节组成;雄虫在第1及第2节呈青蓝色,雌虫为赤褐色。尾端有短尾脚1对,雌、雄的生殖门亦开孔于此。雄虫腹部第2节的腹面中央有特别的交接器。

夏秋间飞行于原野及水边,捕食小飞虫。在水边飞行时,常雌雄成群。交尾后,雌虫即产卵于水草中。幼虫水栖,体长翅短,腹部后方很阔,亦捕食小虫。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炮制《日华子本草》:"入药去翅足,炒用良。"

性味①《别录》:"微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功能主治益肾强阴。治肾虚遗精,阳痿。

①《别录》:"强阴止精。"

②《日华子本草》:"壮阳,暖水脏。"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息风镇惊。"

④《陆川本草》:"治肾虚阴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只;或研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蜻蜓

药材名称蜻蜓

拼音Qīnɡ Tínɡ

英文名Dragonfly

别名负劳、蜻蛉、桑根、仓、胡蝶、狐梨、诸乘、胡蜊、马大头、纱羊、青娘子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出自《本草经集注》》:蜻蛉有五、六种,今用青色大眼者。其余黄细及黑者不入药用。

2.《本草衍义》:蜻蛉,其中一种最大,京师名为马大头者是,身绿色,雌者,腰间一遭碧色。用则当用雄者。陶隐居以谓青色大眼。一类之中,原无青色,眼一类皆大。此物主化于水中,故多飞水上。

3.《纲目》:蜻蛉,大头露目,翼薄如纱,食蚊虻,饮露水。

来源药材基源:为蜓科动物碧尾蜓和蜻科动物赤蜻蛉、夏赤卒、褐顶赤卒、黄衣等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ax parthenope Selys2.Crocothemis servilia(Drury)3.Sympetrum darwinianum(Selys)4.Sympetrum infuscatum(Selys)5.Plantala flavescens(Fabriciu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1.碧尾蜓,体型大,腹部长达50mm。体色带绿,头部有大型复眼1对,额上具一条宽的黑色横带。胸部黄绿色,胸侧第1及第3上方1/3具条纹。翅2对,膜质,透明。翅膜上常有轻微的金黄色光泽,前缘及翅痣黄色。腹部绿色至褐色、黑色,并有条纹和斑点。

2.赤蜻蜓,体中型,腹部长35-38mm。未成熟时体黄褐色,成熟时呈鲜红色。前胸褐色,合胸前方红色、侧面红色。翅透明,翅痣黄色,其上、下边缘厚,黑色,前、后翅基部均具红斑。腹部红色无斑纹。

3.夏赤卒,体小型,腹部长22-25mm。体黄色,胸部褐色,具细毛和黑色条纹。翅透明,翅痣黄褐色,围以黑缘。腹部黄褐或赤褐色。

4.褐顶赤道卒,体中型,腹部长24-26mm。体黄褐色。胸部黑色、褐色、黄褐色,具黄斑和黑色条纹。翅透明。翅痣褐色,翅端具褐斑。腹部红褐色,具褐色横斑和黑色纵条纹,此条纹越在后边遥腹节越扩大、色越黑,第8、第9两节几乎全部黑色。

5.黄衣,体中型,腹部长29-35mm。体黄色,头部黄色,眼较大,单眼间有一条黑色横纹,胸部黄色,具褐斑。翅甚宽,透明,基部淡橙黄色,翅痣黄色,痣的两端不平行,外端甚斜。腹部黄褐色,具黑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飞翔力强,常在水面较高上空往反飞翔,捕食飞行的小型虫类。

2.

3.

4.

5.

资源分布:1.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我国分布于南北各地。

3.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

4.我国分布于南北各地。

5.我国分布于南北各地。

化学成分角皮脂中烷类、三酰甘油类、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而蜡类会计师较低。烃类中不具支链奇数碳烃占56%-60%,含一个甲基的烷类分子占11%-19%,基中甲基烷类占7%-15%,2-甲基烷类1%-3%,烯烷1%-12%。三酰甘油的组成脂肪酸与游离脂肪酸种类相似,如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不饱和酸以C18:1、C18:2酸为主。蜡由C14-C30长链偶数脂肪酸及醇组成。

炮制《日华子本草》:入药去翅足,炒用良。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壮阳;强阴秘精。主肾虚阴痿;遗精;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或入丸剂。

各家论述1.《别录》:强阴止精。

2.《日华子本草》:壮阳,暖水脏。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息风镇惊。

4.《陆川本草》:治肾虚阴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路边草

    《中药大辞典》:路边草药材名称路边草拼音Lù Biān Cǎo别名星星蒿、花叶鱼鳅串、鸡儿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窄叶鸡儿肠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藤本,高2

  •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

  • 老鼠吹箫

    《中药大辞典》:老鼠吹箫药材名称老鼠吹箫拼音Láo Shǔ Chuī Xiāo别名羊饥藤、鸡舌头叶、风藤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云南清风藤的茎叶或根。秋季采收,晒干。原形

  • 花叶矮沱沱

    《中药大辞典》:花叶矮沱沱药材名称花叶矮沱沱拼音Huā Yè ǎi Duò Duò别名地黄连(《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

  •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药材名称白叶火草拼音Bái Yè Huǒ Cǎo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小花黄堇

    药材名称小花黄堇拼音Xiǎo Huā Huánɡ Jǐn别名黄堇来源罂粟科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 (Thunb.) Per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

  • 牛肉

    《中药大辞典》:牛肉药材名称牛肉拼音Ni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原形态①黄牛(《说文》)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

  • 蕺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蕺叶秋海棠拼音Jí Yè Qiū Hǎi Tánɡ英文名Limpricht Begonia别名血染叶,七星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蕺叶秋海棠的带恨茎全草。

  • 棉团铁线莲

    药材名称棉团铁线莲拼音Mián Tuán Tiě Xiàn Lián英文名Sixpetal Clematis Root别名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来源为毛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