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参见脏器疗法条。
【介绍】:见莫枚士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寒偏胜则阳气不振,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便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①病证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又名妒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尤以鼻准
出《千金要方》卷五。即客忤,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