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远道刺

猜你喜欢

  • 乳汁不通

    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 颌下痈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多由肺胃热蕴,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及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身发寒热(《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

  • 下士

    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 青胡桃皮

    出《救急方》。即胡桃青皮,详该条。

  • 三等

    将全身或面部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头、腰、足为身之三等;面部三等,以身前发际到印堂为上等,山根至准头为中等,人中至地阁为下等。《灵枢·师传》:“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 慈航集三元普济方

    见慈航集条。

  • 唐继山

    【生卒】:十六世纪下半叶【介绍】:明代医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轻时喜读书,后学医,通脉理,注重温补之法。著有《脉诀》一书,已佚。

  • 太剌

    出《针灸甲乙经》注。即大泻刺,见该条。

  • 李洞元

    【生卒】:公元七世纪【介绍】:唐代医生。在唐太宗时为医博士。《齐东野语》记述:长孙后怀高宗数日不能分娩,李以针刺催产获效。

  • 足厥阴之正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