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黄芩、炙甘草各二两,人参、桂(去粗皮)各一两,苦参、茯神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去渣,不拘时服。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
《普济本事方》卷三方。半夏一两,猪苓四两。先将猪苓一半炒半夏呈黄色,不令焦,地上出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打糊为丸,梧桐子大,候干,更再用前猪苓末二两,炒微裂,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空腹温酒盐汤送下。治梦
参见痧痘集解条。
【介绍】:见沙图穆苏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眼楞急。详该条。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六号剥象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服。治痧热。
【介绍】:见王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