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透风于热外

透风于热外

出《温热论》。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使风邪外透。若病者既有里热,又有外感风邪,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里热才能随之而除。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

猜你喜欢

  • 乌癞

    病名。麻风病的一种类型。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多由恶风侵袭皮肤血分之间,郁遏化火,耗伤血液,或由接触传染所致。临症初起皮肤变黑,发若隐疹,痒如虫行,继之则手足麻木,针刺不痛,目视物如垂丝状,心中常惊恐

  • 西昌老人

    【介绍】:见喻昌条。

  • 痀挛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

  • 隔蒜灸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一般每次5~7壮。适用于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疬,肺结核等。

  • 洞泄注下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是小儿下利不止的证候。小儿脾胃虚弱,至长夏阴盛之时,饮食居住不慎,或复感风冷,则成此证。治宜醒脾化湿。用厚朴散(张涣方:厚朴、诃梨勒、白术、干姜、肉豆蔻)加减。

  • 肥株子风

    病名。多由火毒蕴积肝胆二经所致。症见一侧或两侧耳坠肿硬如核,痒痛。《重楼玉钥》:“两耳坠上浮肿如核,或一边生者。”治宜解毒散结。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化裁。

  • 乳衄

    病证名。《疡医大全》卷二十:“妇人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乃属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血失统藏所以成衄。治宜平肝散郁,养血扶脾为主。内服黑消遥散。相当于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 凤石医仙

    【介绍】:见徐豳条。

  • 产痿

    即产后风痿。详该条。

  • 水瓮菜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