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
《通俗伤寒论》方。柴胡八分,大黄(酒浸)、枳壳、黄芩、薄荷各一钱五分,焦栀了三钱,桔梗一钱,连翘二钱,甘草六分,淡竹叶三十六片。水煎服。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苔白而厚,津液甚多。此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见《伤寒舌鉴》)。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夫风湿在于府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名为风黄疸。”参见黄疸有关条。
出《陶隐居登真隐诀》。即牡荆沥,详该条。
见《仁斋直指方论》卷五。即七气汤第三方。见七气汤条。
【介绍】:晋代医生。字德如。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精研本草及医方。
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蛇缠虎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