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金草

金草

药材名称金草

拼音Jīn Cǎo

别名糖果草、白莲花竹叶草、牛脷草

来源药材基源:茜草科植物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acutangula Champ.ex Benth.[Oldenlandia acutangula (Champ.ex Benth.)O.Kuntz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金草 又名:猪粉草、甜仔茶、三捻草《海南植物志》灌木状草本,高25-60cm。基部木质;茎几乎不分枝,锐四棱柱形或具翅。叶对生;近无柄;叶片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cm,宽1.5-2.5cm,先端急尖或长渐尖,基部圆或楔形,两面无毛,聚伞花序顶生,常为圆锥花序式或近伞房花序状排列,分枝具棱或翅;苞片披针形,广展;无花梗;萼筒陀螺状,长约1mm,顶部4裂,裂片卵形,短于萼筒;花冠白色,筒状,长约4mm,喉部稍扩大,先端4裂,裂片披针形;雄蕊生于花冠管喉部,内藏;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柱头2裂,粗糙。蒴果倒卵形,长2-2.5mm,径1-1.2mm,先端平或微凸起,具宿存萼裂片,两瓣开裂。种子数枚,近椭圆形,有棱。花期夏未秋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香港、广西。

化学成分茎叶含山柑子萜酮(arborinone),异山柑子萜醇(isoarborinol),计曼尼醇(genmanic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古柯二醇(eryihrodiol), 12-齐墩果烯-3β, 28, 29-三醇(olean-l2-ene-3β, 28,29-tri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acid),豆甾醇(stiginasterol)及谷甾醇(siiOsierol)m。 根含耳草根碱(hedyotine),根茎含耳草碱(auricularine)。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肝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福建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福建胡颓子叶拼音Fú Ji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紫金沙

    药材名称紫金沙拼音Zǐ Jīn Shā别名踵瓣芹来源伞形科囊瓣芹属植物囊瓣芹Pternopetalum vulgare (Dunn)Hand.-Mazz.,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温

  •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拼音Chēnɡ Gāo Zhú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拉丁

  • 麻妹条叶

    《中药大辞典》:麻妹条叶药材名称麻妹条叶拼音Má Mèi Ti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叶。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麻

  • 独脚乌桕叶

    药材名称独脚乌桕叶拼音Dú Jiǎo Wū Jiù Yè出处《广东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叶。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治痈疮,瘭疽,足底石硬。用法

  •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药材名称猬肉拼音Wèi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

  • 雉尾

    《中药大辞典》:雉尾药材名称雉尾拼音Zhì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尾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烧灰和麻油,敷丹毒。&qu

  • 山茱萸

    《中国药典》:山茱萸药材名称山茱萸拼音Shān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CORNI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

  • 野兔骨

    药材名称野兔骨拼音Yě Tù Gǔ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兔

  • 汝兰

    《中药大辞典》:汝兰药材名称汝兰拼音Rǔ Lán别名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六月采根,切块,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