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铃子

金铃子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右间气

    运气术语。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右侧的二气。参见间气条。

  • 伤寒论今释

    书名。8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仲景原著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会,但因思想方法局限

  • 新编注解药性赋

    书名。又名《编注药性》、《注解药性赋》。明·刘全备(克用)编注。书前首论用药与四时治法之关系。正文采用歌赋体,大字书写药性歌赋,小字注出该药典故,治验、性用、单方等。书末列述各脏腑用药法及补真养性内容

  • 纳支法

    子午流注开穴方法之一。又称纳子法。此法以地支为主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迎而夺之”,“随而济之”的原则择取穴位。十二经配十二地支,《针灸大全》有《十二经配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

  • 五淋

    指五种淋症。①指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②指冷淋、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③指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见《医部全录·淋》。④《医学纲目

  • 头面疮

    病名。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头面皮肤湿红,瘙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蔓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

  • 牵引法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见该条。

  • 风气不调

    风气,特指肝气而言,因肝为风木之脏,故称风气不调。指肝气失却正常的疏泄条达。《千金要方》:“风气不调,全身殭直,诸毛孔闭塞。”

  • 钱愃

    【介绍】:参见钱瑛条。

  • 升麻榻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方。升麻、漏芦、芒硝各二两,栀子二十枚,黄芩三两,蒴藋五两。浸煮取汁,帛浸湿贴患处。治丹毒,疮肿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