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铜锤草

铜锤草

《中药大辞典》:铜锤草

药材名称铜锤草

拼音Tónɡ Chuí Cǎo

别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红花柞浆草、大咸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福建中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铜锤草全株。6、7月间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约35厘米。地下部分有鳞茎,白色,形圆,长约2~2.5厘米;鳞片膜质,褐色,背面有3条纵棱,被毛。叶基出;掌状复叶,小叶3枚,阔倒卵形,长达3.5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凹入,全缘,被毛,两面均有棕色窟状小腺点;叶柄长20~24厘米,纤弱,被长柔毛。花茎抽自叶腋,伞房花序,有花5~10朵;萼片5,绿色,尖端有红色腺体1对;花瓣5,淡紫红色;雄蕊10,5长5短;子房5室,花柱5,分离。蒴果短线形,长1.7~2厘米,有毛,熟时裂开。种子细小,椭圆形,棕褐色。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疏林、荒坡或栽于庭园。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含草酸盐。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亦含草酸,牲畜(牛)食之,可得Oxalis syndrome病。主要为血中非蛋白氮水平异常增高,肾脏也有病变。

性味酸,寒。

①《贵州民间药物》:"味酸,性平。"

②《四川中药志》:"味酸,性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肾盂肾炎,淋浊,白带,水泻,痢疾,痈疮,烫伤。

①《贵州民间药物》:"行气活血。治金疮跌损,月经不调,赤白痢。"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肿毒,疥疮。"

③《四川中药志》:"散瘀血。治跌打损伤瘀血,妇女白带,砂淋,脱肛及痔疮。"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白浊白带,水泻,毒蛇咬伤,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服。外用:捣敷;或捣烂调敷。

注意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㈠大老鸦酸一两,小锯齿藤五钱。拌酒糟包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㈡铜锤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惊风:大老鸦酸根五钱,鱼鳅串、铁灯草各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咽喉肿痛,牙痛:鲜红花酢浆草二至三两,水煎,慢慢咽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肾盂肾炎:鲜红花酢浆草一两,捣烂调鸡蛋炒熟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砂淋:铜锤草、金钱草地龙。煎水,兑黄酒少许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背痈:鲜红花酢浆草糯米饭捣烂,调热酒敷患处。

⑦治痔疮脱肛:铜锤草,炖猪大肠服。(《四川中药志》)

⑧治蛇头疔:鲜红花酢浆草叶和蜜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⑨治烫伤:鲜红花酢浆草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铜锤草

药材名称铜锤草

拼音Tónɡ Chu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Corymb Woodsorrel

别名大酸味草、大老鸦酸、地麦子、紫醉浆草、大叶酢浆草、大咸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三夹道。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醉浆草科植物红花酢浆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alis corymbosa DC. [O.martiana Zucc.]

采收和储藏:3-6月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红花酢浆草多年生草本,高约35cm。有多数小鳞茎聚生在一起,鳞片褐色,有三条纵棱。叶基生,掌状三出叶;总叶柄长15-24cm,被毛,小叶阔倒心形,长约3.5-5cm,宽3.5-5.3cm,先端凹缺,叶缘及叶背被毛。伞形花序有花6-10朵;萼片5,绿色,椭圆状披针形,长约6mm,宽约2.5mm,先端有2条褐色斑纹,外面被白色毛;花瓣5,淡紫色,基部绿黄色,有深色条纹,倒披针形,长1.2cm,宽0.5cm,先端钝或截形;雄蕊10枚,5长5短,长者长约6mm,短者长3mm,花丝基部合生,被白色短柔毛;子房由5心皮组成,具5棱,柱头头状,深绿色。蒴果角果状,具毛。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含草酸盐。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毛蓖醉浆草Oxalis cernua亦含草酸,牲畜(牛)食之,可得Oxalis syndrome病。主要为血中非蛋白氮水平异常增高,肾脏也有病变。

性味味酸;性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清热利湿;解毒。主跌打损伤;有经不调;咽喉肿痛;水泻;痢疾;水肿;白带;淋浊;痔疮;痈肿;疮疖;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炖肉。外用:适量,捣烂敷。

注意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一、 老鸦酸一两,小锯齿藤五钱。拌酒糟包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二、铜锤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②治小儿惊风:大老鸦酸根五钱,鱼鳅串、铁灯单各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③治咽喉肿痛,牙痛:鲜红花醉浆草二至三两,水煎,慢慢咽服。(《福建中草药》)④治肾盂肾炎:鲜红花醉浆草,一两,捣烂调鸡蛋炒熟服。(《福建中草药》)⑤治砂淋:铜锤草、金钱草地龙。煎水,兑黄酒少许服。(《四川中药志》)⑥洽背痈:鲜红花醉浆草和糯米饭捣烂,调热酒敷患处。⑦治痔疮脱肛:铜锤草,炖猪大肠服。(《四川中药志》)⑧治蛇头疔:鲜红花酢浆草叶和蜜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⑨治烫伤:鲜红花醉浆草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行气活血。治金疮跌损,月经不调,赤白痢。

2.《广西药植名录》:治肿毒,疥疮。

3.《四川中药志》:散瘀血。治跌打损伤痕血,妇女白带,砂淋,脱肛及痔疮。

4.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白浊白带,水泻,毒蛇咬伤,汤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白果根

    药材名称山白果根拼音Shān Bái Guǒ Gēn别名水梨子、水冬瓜、水梨来源药材基源:为珙桐科植物珙酮或光叶珙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uidia inuolucrata Blill.2

  • 金凤毛

    药材名称金凤毛拼音Jīn Fènɡ Máo别名翠翎草(汪连仕《采药书》),茑萝松(《植物名实图考》),女罗(《汉英韵府》),锦屏封(《广州植物志》),金丝线(《广西药植名录》)。出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鸡冠花

    《中国药典》:鸡冠花药材名称鸡冠花拼音Jī Guān Huā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 柿饼

    《中药大辞典》:柿饼药材名称柿饼拼音Shì Bǐnɡ别名干柿(《日华子本草》),柿花(《纲目》),柿干(《本草备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

  • 鬣羚骨

    药材名称鬣羚骨拼音Liè Línɡ Gǔ英文名Bone of mane antelop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icornis

  • 百药煎

    《中药大辞典》:百药煎药材名称百药煎拼音Bǎi Yào Jiā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制法将五倍子捣碎,研末过筛,每斤加入茶叶末1两,酵糟4两,同置容器中拌

  • 牛藤

    药材名称牛藤拼音Niú Ténɡ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的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auntonia hexaphylla(Thu

  • 白果根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药材名称白果根拼音Bái Guǒ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

  • 半边旗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