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顽癣

顽癣

病名。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风、湿、热、虫四者为患。发无定处,初为皮肤发痒,后起淡褐色粟粒样丘疹,表面有落屑,病损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形成肥厚粗糙皮损,形状不一,瘙痒明显,搔之不知疼痛,病程缠绵,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治宜养血疏风,内服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外用土大黄膏(《外科正宗》卷四:硫黄、生矾、川椒、土大黄根)或槿皮酒外搽。相当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疾病。

猜你喜欢

  • 帝中喉风

    病名。多由肾阴虚亏而虚火上炎,或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症见帝中肿胀、疼痛,饮食吞咽不利,甚则肿塞咽喉。若因感受风热者,治宜疏风清热。可选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加减;如属肾阴虚亏者,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

  • 环溪草堂医案

    3卷。清·王泰林撰。柳宝诒据多种抄本选辑加按,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治案分内伤杂病、伏气、暑病、外伤、妇人、小儿等三十五门。王氏审证论病细致明确,对于疑难病症多详述治疗过程。医案证方契合,以古法化裁的

  • 内外

    指疾病的内外部位。《素问·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 水结胸

    ①指结胸之一。指水邪结于胸胁者。《注解伤寒论》卷四:“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畜而不行也,与大陷胸

  • 传信适用方

    方书名。2卷(又有4卷本,内容同)。宋·吴彦夔辑。刊于1180年。作者选辑当时医案或民间所传的效方,大多附记医方的传者姓名及治验记录。内容包括诸风、感冒、中暑、心痛等各科三十余类病证。

  • 彧中

    经穴名。代号KI26。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或中,《医学入门》作域中。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及锁骨上神经前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并有第一

  • 阳胜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 小儿鳞体

    病证名,又名胎垢、蛇身、蛇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鳞体者,谓皮肤之上,如蛇皮、鳞甲之状,故又名蛇体,此由气血痞涩,不能通润于皮肤”所致,类似鱼鳞病。《串雅内编》用白殭蚕去嘴为末,煎浴。《本草求真》

  • 鸡骨升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毛七之别名,详该条。

  • 崩大碗

    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