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证。出《审视瑶函》。俗名白眼。多由肺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亦可因湿热蕴结,火伏气分而发。本症眼无明显外证,“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审视瑶函》)。治法:养阴清热,可选服养阴清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免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即益母草,详该条。
医案著作。8卷。清·沈源编辑。刊于1786年。编者搜罗医书及笔记、小说中有关疑难、怪疾等治案四百余条,按头、目、耳、鼻等人体各部位记叙,编者间或加入按语,阐明医理。其中杂有一小部分传奇式病案,须予分析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桔梗一钱,甘草一钱半,炒黄连、炒黄芩、炒黄柏、炒栀子各七分。水煎,分作十余次服,徐徐呷之。治肺痈。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本指铡碎的草,喻体内的水液废物。《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金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最高官员,主管该院各种行政事务及宫廷医药大事。官阶正五品。
见《酉阳杂俎》。为刀豆之别名。详该条。
①疝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②即奔豚。以其因气上冲而发。故名奔豚气。详奔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