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鳞衣草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

拼音Lín Yī Cǎo

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urva Buch.Ham.ex D.Don[Lepidagathis haylin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鳞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方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8cm,宽1-3.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呈波浪状,两面均有针状结晶的小线条。花小,为顶生或腋生稠密穗状花序,圆柱形,长1.5-2.5cm,单生或数个聚生,花常偏于花序的一侧,被柔毛;苞片叶状,狭披我形,长约8mm,先端锐尖,具1脉;萼5深裂,最外裂片较大,线状披我形,长约6mm,具睫毛;花冠白色管状,上部膨胀,冠檐2唇形,花长约10mm,上唇微裂,下唇3裂;雄蕊4,2长2短,花药2室,斜叠生。蒴果长约5mm,有种子4颗。花期11-12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村边、路旁、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圆柱形,略具四棱,有会枝,长短不一,具短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2.5-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成狭翅状;全缘或边缘略呈波状;两面具毛茸,有时可见针状结晶的小线条。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疮疡肿毒;口唇糜烂;目赤肿痛;皮肤湿疹;跌打伤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娘子药材名称红娘子拼音Hónɡ Niánɡ Zǐ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来源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

  • 芦竹根

    《中药大辞典》:芦竹根药材名称芦竹根拼音Lú Zhú Gēn别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夏季拔起全株,砍取

  • 老米酒树

    药材名称老米酒树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Viburn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C. H. Wright)

  • 对叶油麻根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根拼音Duì Yè Yóu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合东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

  • 轻粉

    《中国药典》:轻粉药材名称轻粉拼音Qīnɡ Fěn英文名CALOMELAS来源本品为氯化亚汞(Hg2Cl2)。性状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或雪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光颜色缓缓变暗。无臭,几乎无味。

  • 海蜇皮

    《中药大辞典》:海蜇皮药材名称海蜇皮拼音Hǎi Zhē Pí别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

  • 华金腰子

    《中药大辞典》:华金腰子药材名称华金腰子拼音Huá Jīn Yāo Zi别名牙鸣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8~9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原蚕蛾

    《中药大辞典》:原蚕蛾药材名称原蚕蛾拼音Yuán Cán é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

  • 角翅卫矛

    药材名称角翅卫矛拼音Jiǎo Chì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的枝条。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cornutus Hemsl.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