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黑芝

黑芝

药材名称黑芝

拼音Hēi Zhī

别名玄芝、黑云芝、假灵芝

出处本品以“黑芝”之名始载于《本经》。《别录》云:“黑芝生常山。”而《新修本草》对五芝产地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因此,单从产地不足以为考证依据。叉按《采芝图》云:“黑云芝生山谷之阴,黑盖赤理,黑茎。”据考证此种黑芝可能是多孔菌科假芝属种类,尤以假芝最为相似,且此种植物在现代医药文献中亦有药用记载。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皱盖乌芝和乌芝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uroderma ruda(Berk.)Pat.;Amauroderma rugosum(Bl.et Nees)Bres.[Polyporus rugosus Bl.et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1.皱盖乌芝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菌盖圆形至近圆形,有时不规则形,宽3-10(-13)cm;盖面具不明显的皮壳,淡褐色、黑褐色至黑色,被微绒毛,具辐射状皱纹;边缘整齐或波状。管口面白色,伤时变红色或紫红色,后变为黑色;管口角形,每1mm间4-6个;菌管单层,短,色暗。菌柄中生、偏生至近侧生,常扭曲,灰褐色至近黑色,(3.5-8)cm×(0.5-1)cm。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红紫色,后变为黑色。菌丝系统为三体型,生殖菌丝无色,有锁状联合。孢子广椭圆形至近球形,双层壁,外壁光滑无色,内壁微粗糙至有小疣,淡褐色,(8-10)μm×(6-7)μm。

2.乌芝 菌盖肾形,具侧生柄,有时圆形而具中生柄。硬木栓质,扁半球形,有微细绒毛或光滑,暗青褐色或深棕灰色至暗灰色或灰黑色,具有同心环带及不显着的辐射状皱纹,宽2-15cm,厚5-10mm;边缘锐或平截,波浪状。菌肉淡色,厚1.5-6mm。菌管长2-6mm,色较菌肉深,管口近白色,受伤后立即变为血红色,圆形,平均每毫米间6个。柄圆柱形,往往弯曲,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或光滑,长5-40cm,粗2-14mm,有假根,有时分叉。孢子近球形,淡黄色,(8.5-11)μm×(8-9)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林中地上或地下埋木上。

2.生于地上,附着于土中的腐木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2.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皱盖乌芝 菌盖肾形或类圆形,直径3-10cm,厚5-7m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细微绒毛,并有放射状深皱纹和不明显的环纹,边缘锐,波状,多瓣裂。管口面类白色或黑褐色。纵剖面可见菌管单层。菌柄偏生,圆柱形,弯曲,长4-12cm,直径3-10mm,下部有假根,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木栓质。气微,味淡。

(2)乌芝 菌盖直径2-15cm,厚5-10mm,表面青褐色、深棕灰色或灰黑色,具细微绒毛或光滑,有同心环纹及不明显的放射状皱纹。管口面暗褐色。菌柄光滑,有假根。硬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益肾;利尿;消积。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鸢脚爪

    《中药大辞典》:鸢脚爪药材名称鸢脚爪拼音Yuān Jiǎo Zhǎo别名鹰爪(《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脚爪。原形态茑(《诗经》),又名:黑耳鸢、老鹰。体长约65厘米。嘴黑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风藤草根

    《中药大辞典》:风藤草根药材名称风藤草根拼音Fēnɡ Ténɡ Cǎo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根。原形态黄毛铁线莲又名:风藤草(《滇南本草》),金毛铁线莲。攀援藤

  • 见血封口

    药材名称见血封口拼音Jiàn Xuè Fēnɡ Kǒu别名竹叶兰、岩七、白跌打、石枫丹、柄叶竹根七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弯蕊开口箭Tupistra wattii Hook. f.,

  • 野慈姑

    药材名称野慈姑拼音Yě Cí Gū别名剪刀草(《分类草药性》),水慈姑、慈姑苗(《四川中药志》),燕尾草(《贵州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瓣慈姑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

  • 佛手花

    《中药大辞典》:佛手花药材名称佛手花拼音Fó Shǒu Huā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

  • 天水蚁草

    《中药大辞典》:天水蚁草药材名称天水蚁草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别名下白鼠曲草(《中国药植图鉴》),石曲菇、白调羹(《闽东本草》),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江西草药》

  • 白花灯笼

    药材名称白花灯笼拼音Bái Huā Dēnɡ Lonɡ别名苦灯笼、苦丁茶、岗灯笼、鬼灯笼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白花灯笼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以根或全株入药。全

  • 蓖麻子

    《中国药典》:蓖麻子药材名称蓖麻子拼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

  • 茄子根

    药材名称茄子根别名茄根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白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秋季挖根,除去须根及杂质,切片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