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龟版

龟版

药材名称龟版

拼音Guī Bǎn

别名龟甲、神屋(《本经》),龟壳(《淮南子》),败龟甲(《小品方》),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龟筒(《本草衍义》),龟下甲(朱震亨),龟底甲(《药品化义》),龟腹甲(《医林纂要》),元武版、坎版、拖泥板(《药材学》)。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甲壳(主要为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为多。杀死后,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净,晒干或晾干,称为"血版"。如煮死后所取的腹甲,称为"汤版"。过去商品均为腹甲,近年来亦开始采用背甲。

原形态乌龟(《圣惠方》),又名:龟(《周礼》),水龟(《尔雅》),元绪(崔豹《古今注》),金龟。

体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甲,甲长约12厘米,宽8.5厘米,高5.5厘米。头形略方,头部光滑,后端具小鳞,鼓膜明显。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形成角质喙;颈能伸缩。甲由真皮形成的骨板组成,骨板外被鳞甲,亦称角板;背面鳞甲棕褐色,顶鳞甲后端宽于前端;中央为5枚脊鳞甲,两侧各有4枚肋鳞甲,缘鳞甲每侧11枚,肛鳞甲2枚。腹面鳞甲12枚,淡黄色。背腹鳞甲在体侧相连。尾短而尖细。四肢较扁平,指,趾间具蹼,后肢第5趾无爪,余皆有爪。

生境分部多群居,常栖息在川泽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虫及小鱼等为食。生活力很强,数月断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广东、四川、贵州、福建、陕西、河南、上海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腹甲,略呈板片状,长方椭圆形,肋鳞板附于两侧,略呈翼状。长10~20厘米,宽7~10厘米,厚约5毫米,外表面黄棕色至棕色,有时具紫棕色纹理,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由12块腹鳞甲相对嵌合而成,嵌合处呈锯齿状缝,前端较宽,略呈圆形或截形,后端较狭且内陷,呈V形缺刻,两侧的肋板由4对肋鳞甲合成,在其两端往往留有1块残缘鳞甲。"血版"表面光滑,外皮尚存,有时略带血痕;"汤版"无光泽,皮已脱落。质坚硬,断面外缘为牙白色,坚实;内为乳白色或肉红色,有孔隙。气腥,味微咸。以血板、块大、完整、洁净无腐肉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胶质、脂肪及钙盐等。

炮制龟版:用清水浸泡,刮去残肉,洗净,晒干,敲成小块。醋龟版;职砂子置锅中炒热,将生龟版倒入拌炒,炒至表面微黄色,及时取出,筛去砂子,置蜡盆内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晒干。(每龟版100斤,用醋30斤)

①《食疗本草》:"涂酥炙。"

②《本草衍义补遗》:"酥、酒、猪脂,皆可炙用。"

性味咸甘,平。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甘,有毒。"

③《药性论》:"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肝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①《本经》:"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

②《别录》:"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

③《药性论》:"灰治脱肛。"

④《四声本草》:"主风脚弱,炙之,末,酒服。"

⑤《日华子本草》:"治血麻痹。"

⑥《本草衍义》:"补心。"

⑦《日用本草》:"治腰膝酸软,不能久立。"

⑧朱震亨:"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

⑨《本草蒙筌》:"专补阴衰,善滋肾损。"

⑩《纲目》:"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敷臁疮。"

⑾《本经逢原》:"烧灰酒服,治痘疮。"

⑿《医林篆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痔血,阴虚血热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注意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沙参、蜚蠊。"

②《药对》:"畏狗胆。"

③《本草备要》:"恶人参。"

④《本草经疏》:"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

复方①降阴火,补肾水:龟版(酥炙)六两,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②治痿厥,筋骨软,气血俱虚甚者:黄柏(炒)、龟版(酒炙)各-两半,干姜二钱,牛膝一两,陈皮半两。上为末,姜汁和丸,或酒糊丸。每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补肾丸)

③治虚损精极者,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等证:龟版一斤,鹿角三斤,枸杞子六两,人参三两。上将鹿角截碎,龟版打碎,长流水浸三日,刮去垢,用砂锅河水慢火鱼眼汤,柴煮三昼夜,不可断火,当添热水,不可添冷水,三日取出晒干,碾为末,另用河水将末并枸杞、人参又煮一昼夜,滤去渣,再慢火熬成膏。初服一钱五分,渐加至三钱,空心,酒服。(《摄生秘剖》龟鹿二仙膏)

④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龟甲牡蛎各三两。上二味治下筛,酒眼力寸匕。日三。(《千金方》)

⑤治赤白带下,或时腹痛:龟版三两,黄柏一两,干姜(炒)一钱,栀子二钱半,上为末,酒糊丸,白汤下。(《医学入门》龟柏姜栀丸)

⑥治无名肿毒,对口疔疮,发背流注,无论初起、将溃、已溃:血龟版一大个,白蜡一两。将龟版安置炉上烘热,将白蜡渐渐掺上,掺完版自炙枯,即移下退火气,研为细末。每服三钱,日服三次,黄酒调下,以醉为度。服后必卧,得大汗一身。(《梅氏验方新编》龟蜡丹)

⑦治臁疮朽臭:生龟一枚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入轻粉麝香,葱汤洗净,搽敷之。(《急救方》)

⑧治五痔,结硬焮痛不止:龟甲二两(涂醋炙令黄),蛇蜕皮一两(烧灰),露蜂房半两(微炒),麝香一分(研入),猪后悬蹄甲一两(炙令微黄)。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龟甲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乌鱼蛋

    《中药大辞典》:乌鱼蛋药材名称乌鱼蛋拼音Wū Yú Dàn出处《药性考》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的缠卵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性味《药性考》

  • 七星剑

    《中药大辞典》:七星剑药材名称七星剑拼音Qī Xīnɡ Jiàn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 实葫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实葫芦药材名称实葫芦拼音Shí Hú Lu来源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云香草

    药材名称云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芸香草、臭草、石灰草、山茅草、诸葛草来源为乔木科香茅属植物云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A. Camus的全草。宜9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地打果树皮

    药材名称地打果树皮拼音Dì Dǎ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乔木紫金牛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rborescens Wal1.「A.humilis Vah

  • 钝叶蔷薇

    《中药大辞典》:钝叶蔷薇药材名称钝叶蔷薇拼音Dùn Yè Qiánɡ Wē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钝叶蔷薇的根。全年均可采挖。原形态钝叶蔷薇,又名:美丽

  • 三枝枪

    药材名称三枝枪拼音Sān Zhī Q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胃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hemitoma(Hance)Ching[Polypodium hemito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药材名称黄花稔拼音Huánɡ Huā 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