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倒根野苏

倒根野苏

药材名称倒根野苏

拼音Dǎo Gēn Yě Sū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Plectranthus glaucocalyx Maxim.;Isodom glaucocalyx(Maxim.)Kud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蓝萼香茶菜,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5m。茎下部被疏柔毛,上部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5-3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6.5-13cm,两面沿脉略被疏柔毛。聚伞花序具梗,3-5花,组成疏松、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被微柔毛;花萼筒状钟形,长约1.5mm,外被灰折鬼短柔毛及腺点,萼齿5,较萼筒短,多少呈二唇形,上唇3齿,中齿略小,下唇2齿,较长,果时增大,长达3mm;花冠白色,长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直伸花冠外。小坚果宽倒卵形,先端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兰萼甲素和乙素(glaucocalyxinA、B),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兰萼丙素(glaucocalyxin C).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清热解毒。主脘腹胀痛;食滞纳呆;胁产能黄疸;感冒发热;乳痈;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鸭肉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药材名称白鸭肉拼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

  • 土藁本

    药材名称土藁本拼音Tǔ Gǎo Běn别名芹菜三七、香藁本、石防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

  • 土桂皮

    药材名称土桂皮拼音Tǔ Guì Pí别名土肉桂、假桂皮、小粘药、山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桂和大叶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nnamomun bejolghota(Buch.Ham

  • 药王茶

    药材名称药王茶拼音Yào Wánɡ Chá别名金腊梅、棍儿茶、扁麻、金露梅,木本委陵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的叶

  • 榆枝

    药材名称榆枝拼音Yú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枝,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

  • 草原老鹳草

    药材名称草原老鹳草拼音Cǎo Yuán Lǎo Guàn Cǎo别名红根草(甘肃省卫生防疫站《红根草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草原老鹳

  • 大九节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九节铃药材名称大九节铃拼音Dà Jiǔ Jié Línɡ别名艾叶酸蔹藤、牛角天麻、铜皮铁箍来源葡萄科大九节铃Ampelocissus artemis

  • 独一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一味药材名称独一味拼音Dú Yí Wèi来源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以根及根状茎入药。9

  • 羊毛草根

    药材名称羊毛草根拼音Yánɡ Máo Cǎo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耳翎"条。性味性凉,味辛。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橘红珠

    《中药大辞典》:橘红珠药材名称橘红珠拼音Jú Hónɡ Zhū别名橘珠、橘胎(《广西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幼小果实。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晒干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