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六月合

六月合

药材名称六月合

拼音Liù Yuè Hé

别名小水药、水惊风、冷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m Fu ex W.T.Wang[Pellionia bodinieri Levl.;Elatostema bodinieri(Levl.)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约30cm。全株无毛。叶有短柄或无柄;托叶狭三角形至钻形;叶片近纸质,斜狭长圆形,长6-14cm,宽1.4-3.5cm,先端渐尖,基部在狭侧钝或楔形,在宽侧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在上部有浅钝齿,通常无毛,钟乳体极密;叶脉羽状,侧脉每侧约6条。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花序聚伞状,有短梗,直径6-15mm;苞片卵形;雄花无毛,花被片5,直径约3mm,雌花序成对腋生,长3-9mm,有2-3分枝,枝瑞生花序托,边缘有披针形苞片,小苞片近条形,长0.5-lmm。瘦果卵形,长约1mm,约有8条纵肋。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山地林下或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辛;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骨折扭伤肿痛;疮肿;风热感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麻,性平。有行血、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骨折,扭伤,疮疖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藤草根

    《中药大辞典》:风藤草根药材名称风藤草根拼音Fēnɡ Ténɡ Cǎo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根。原形态黄毛铁线莲又名:风藤草(《滇南本草》),金毛铁线莲。攀援藤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药材名称井底泥拼音Jǐnɡ Dǐ Ní别名井底沙(《证类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性味寒。①《证类本草》:"至冷。"②

  • 青棉花藤叶

    《中药大辞典》:青棉花藤叶药材名称青棉花藤叶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多年溃烂疮毒

  • 红螺塔

    药材名称红螺塔拼音Hónɡ Luó Tǎ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卵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Solander)采收和储藏:4月、5月间,用拖网采集。采得后将卵块逐个剥开

  • 癞树叶

    药材名称癞树叶拼音Lài Shù Yè别名毛梾来源山茱萸科癞树叶Cornus walteri Wange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功能主治治漆疮。用法用量鲜叶捣烂外涂

  • 九子不离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子不离母药材名称九子不离母别名黄姜、叉蕊薯蓣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叉蕊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Hook. f.,以根状茎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

  • 雪下红

    药材名称雪下红拼音Xuě Xià Hóng别名卷毛紫金牛、矮脚罗伞、毛罗伞来源紫金牛科雪下红Ardisia villosa Roxb.,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活

  • 白花丁香

    药材名称白花丁香拼音Bái Huā Dīnɡ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花欧丁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vulgarisL.f.alba(Weston)Vass.[S.v

  • 花脸细辛

    《中药大辞典》:花脸细辛药材名称花脸细辛拼音Huā Liǎn Xì Xīn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四川中药志》),水马蹄(《中国药植图鉴》),土细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

  • 茅瓜

    药材名称茅瓜拼音Máo Guā别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