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冻绿刺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

药材名称冻绿刺

拼音Dònɡ Lǜ Cì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枝灰褐色,分枝多,小枝细长,具白色细柔毛,枝端锐尖成刺。叶互生或近对生,纸质,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4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短毛茸,主脉及侧脉3~5对在下面突起,脉上着生较密毛茸;叶柄长0.3~1厘米,密生短毛茸,有浅沟。小花生于叶腋,聚伞花序;花瓣及雄蕊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上位,花柱2裂。果实近球形。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基部有黄褐色斜沟。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丛林间。分布东北及长江下游各地。

性味苦涩,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杀虫,下气,祛痰,消食。

复方①治寸白虫:冻绿刺茎叶四钱,柿树根三钱,陈石灰一钱,水煎服。

②治哮喘:冻绿刺根皮八两,斑鸠石二两,海金沙二两。鸡蛋九枚,煮熟,分三日早晨食完,每次服药汁一小杯。

③治瘰疬:冻绿刺茎枝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冻绿刺

药材名称冻绿刺

拼音Dònɡ Lǜ Cì

英文名Root-bark of Lokao Buckthorn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山绿柴、黑鸟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冻绿、冻绿树、老鹳眼。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globosa Bunge[R.chlorophora Decn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圆叶鼠李落叶灌木,稀小乔木,高2-4m。小枝对生或近对生,灰褐色,顶端具针刺,当年生幼枝被短柔毛。叶近对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叶柄长4-6mm,被密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宿存,被微毛;叶片近圆形、倒卵状圆形或卵圆形,长2-6cm,宽1.2-4cm,先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初时被密柔毛,下面淡绿色,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腋生;花黄绿色,有短柔毛;花萼4裂;花瓣4,匙形;雄蕊4,与花瓣几等长;子房圆球形,花柱2-3浅裂或半裂。核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径约6mm,基部有宿存萼筒,具2、稀3分核,成熟时黑色。种子黑褐色,有光泽,背面基部有纵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山坡裸岩旁或灌丛中、山脚乱石烧、沟边,常栽培作绿篱。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

性味味苦;涩;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食;下气祛痰。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叶草

    《中药大辞典》:四叶草药材名称四叶草拼音Sì Yè Cǎo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

  • 菘菜

    《中药大辞典》:菘菜药材名称菘菜拼音Sōnɡ Cài别名白菜(《饮膳正要》),夏菘(《农政全书》),小白菜、江门白菜(《广州植物志》),油白菜(《苏南种子植物》)。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十

  • 熊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骨药材名称熊骨拼音Xiónɡ Gǔ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

  • 荠菜子

    《中药大辞典》:荠菜子药材名称荠菜子拼音Jì Cài Zǐ别名蒫、荠实(《尔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实(《纲目》),粽子(《东北药植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黄皮果

    《中药大辞典》:黄皮果药材名称黄皮果拼音Huánɡ Pí Guǒ别名黄皮子(《桂海虞衡志》),黄檀子(《八闽通志》),黄弹子(《广东通志》),金弹子(《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来

  • 《中药大辞典》:蟹药材名称蟹拼音Xiè别名郭索(《太玄经》),蛫(《说文》),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垪钳(《陆川本草》)。出处《本经

  • 虎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耳草药材名称虎耳草拼音Hǔ ěr Cǎo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S.

  • 蓖麻根

    《中药大辞典》:蓖麻根药材名称蓖麻根拼音Bì M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

  • 蛇迷草

    药材名称蛇迷草拼音Shé Mí Cǎo英文名Degenerate Stapfiophyto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败蕊无距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fio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