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匙叶黄杨

匙叶黄杨

药材名称匙叶黄杨

拼音Chí Yè Huánɡ Yánɡ

别名黄杨万年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bodinieri Lev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花春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雀舌黄杨灌木,高3-4m。枝圆柱形,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叶薄革质,叶柄长1-2mm;叶片通常匙形,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长2-4cm,宽8-18mm,先端圆或钝,往往有浅凹口或小尖凸头,基部狭长楔形,叶面绿色,光亮,叶背苍灰色,中脉两面凸出,侧脉极多。头状花序腋生,长5-6mm,花密集,花序轴长约2.5mm;雄花约10朵,花梗长0.4mm,萼片卵圆形,长约2.5mm,不育雌蕊有柱状柄,末端膨大;雌花外萼片长约2mm,内萼片长约2.5mm,受粉期间子房长2mm,花柱长1.5mm,略扁,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1/3-1/2处。蒴果卵形,长5mm,宿存花柱直立,长3-4mm。花期2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700m的平地或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叶多皱缩,薄革质。完整叶通常匙形,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长2-4cm,宽8-18mm,先端圆或钝,往往有浅凹口或小尖凸头,基部狭长楔形,有时急尖。叶表面绿色,光亮,叶背苍灰色,中脉两面凸出,侧脉极多,叶面中脉下半段大多数被微细毛。叶柄长1-2mm。质脆。有的可见腋生头状花序,花序轴长约2.5mm。气微,味苦。

性味苦;甘;凉

功能主治止咳;止血;清热解毒。主咳嗽;咳血;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沙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柳药材名称沙柳拼音Shā Liǔ别名筐柳、降马[藏名]来源杨柳科沙柳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以鲜茎、叶、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

  • 绣线菊子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子药材名称绣线菊子拼音Xiù Xiàn Jú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

  • 冰草根

    药材名称冰草根拼音Bīnɡ Cǎo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赖草,又名:厚穗碱草、厚穗冰草、滨草、老披碱。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具

  • 川黔鸭脚木

    药材名称川黔鸭脚木拼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

  • 茶子

    《中药大辞典》:茶子药材名称茶子拼音Chá Zǐ别名茶实(《续名家方选》)出处《纲目》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醇B、茶皂醇C、茶皂醇D、茶皂醇E、山茶

  • 崩疮药

    药材名称崩疮药拼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羊骨

    《中药大辞典》:羊骨药材名称羊骨拼音Yá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

  • 顺江木

    《中药大辞典》:顺江木药材名称顺江木拼音Shùn Jiānɡ Mù别名大舒筋活血、狭叶樟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的根、叶。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

  • 紫萝兰

    药材名称紫萝兰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云南堇菜Viola yunnanfuensis W. Beck.,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痈疽疮疡。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 密叶天胡荽

    药材名称密叶天胡荽拼音Mì Yè Tiān Hú Suī别名亮叶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密伞大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pseudoconferta Masam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