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升药底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

药材名称升药底

拼音Shēnɡ Yào Dǐ

别名红粉

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

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碰伤,破流脓血,久不收敛。

用法用量外用。

注意本品有毒,均作外用,不可内服。

备注主要原料为水银、火硝、明矾各等量或水银13两,火硝8两,明矾10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升药底

药材名称升药底

拼音Shēnɡ Yào Dǐ

出处《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炼制升药后留在锅底的残渣。

性状为不规则的板块状,多数一面平坦,一面呈蜂窝状,全体呈乳白色至淡黄色,厚约1厘米。质硬而脆。气微臭。以淡黄色、块状、纯净者佳。

功能主治①《药材资料汇编》:"治疥癣。"

②《中药志》:"用于疥疮,能杀虫止痒。"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升药底

药材名称升药底

拼音Shēnɡ Yào Dǐ

英文名Residue of after making mercuric oxide is made of in a simple and easy method

别名灵药渣、红粉

出处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炼制升药后留在锅底的残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部主产于河北、天津、湖北武汉、湖南湘潭、江苏镇江;其他地区亦可制造。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状,通常直径3-7cm,厚0.3-0.7cm。白色至淡黄色;条痕白色,微带黄色调。一面较平坦或具极细小也,另一面粗糙或呈蜂窝状。质硬脆,可折断,断面多数为淡黄色,有的散有红色点或线。气微臭。以厚片状、淡黄色、纯净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汞(HgSO4),硝酸汞[Hg(NO3)2],硫酸钾(K2SO4),氧化铝(Al2O3),亚硝酸钾(KNO2)。

性味苦;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收湿生肌。主疥癣;湿疹;黄水疮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1.《药材资料汇编》:治疥癣。

2.《中药志》:用于疥疮,能杀虫止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采收和储藏:

  • 苹果皮

    《中药大辞典》:苹果皮药材名称苹果皮拼音Pínɡ Guǒ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皮。化学成分含矢车菊素。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图说》:"治反胃吐痰。

  • 声色草

    《中药大辞典》:声色草药材名称声色草拼音Shē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

  • 羊屎木

    《中药大辞典》:羊屎木药材名称羊屎木拼音Yánɡ Shǐ Mù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牛矢果的叶及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无毛。叶对生;矩圆

  •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药材名称蜀葵苗拼音Shǔ Kuí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性味《千金·食治

  • 狗泡草

    药材名称狗泡草拼音Gǒu Pào Cǎo别名毛虫包、火漂藤(《陆川本草》),白泡草、毛虫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半桂花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状草本。茎

  • 小飞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飞蓬药材名称小飞蓬拼音Xiǎo Fēi Pénɡ别名破布艾、鱼胆草、竹叶艾、臭艾、小山艾来源本品为菊科飞蓬属植物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以全草或鲜叶入

  • 三花枪刀药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别名大青草[四川西昌]、小九头来源爵床科三花枪刀药Hypoestes triflora Roem. et Schul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油桐根

    《中药大辞典》:油桐根药材名称油桐根拼音Yóu Tónɡ Gēn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 三消草

    《中药大辞典》:三消草药材名称三消草拼音Sān Xiāo Cǎo别名螃蟹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性,无毛。叶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