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土附子

土附子

《中药大辞典》:土附子

药材名称土附子

拼音Tǔ Fù Zǐ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塘鳢鱼科动物鳢鱼卵子

原形态原动物详"土附"条。

功能主治助相火,暖腰、肾。用烧酒醉食,颇能兴肾,与对虾同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附子

药材名称土附子

拼音Tǔ Fù Zǐ

英文名seed of common monkshood prepared daughter root

别名土附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塘鳢科动物沙塘鳢的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dontobut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4-6月产卵前捕捞,剖腹取卵,鲜用。

原形态沙塘鳢,体粗壮,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8cm。头部大,稍扁平,较躯体为阔。口上位,口裂宽方,下颌长于上颌。鳞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间隔凹入。体侧和背部被栉鳞;腹部为圆鳞,侧线鳞33-37。生殖乳突明显,雌者较宽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细。背倒塌2个。第1背鳍Ⅶ-Ⅷ,第2背鳍Ⅰ,8-9。臀鳍Ⅰ,7。胸鳍大,腹鳍胸位,尾鳍圆形。背部黑褐色,体侧有黑色斑纹,腹部淡黄,无黑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喜栖息于泥沙、杂草和碎石较多且相混杂的岸边浅水中游泳力不强。产卵期4-6月。

资源分布:分布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助相火;开胃;利水。主肾虚阳痿;消化不良;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注意《食物考》:“小狼戒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镰羽贯众

    药材名称镰羽贯众拼音Lián Yǔ Guàn Zhònɡ英文名Falxleaf Holly Fern别名巴兰贯众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镰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三叉凤尾蕨

    药材名称三叉凤尾蕨拼音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别名老泻风、凤尾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羊角扭

    药材名称羊角扭拼音Yánɡ Jiǎo Niǔ别名羊角拗、羊角藕、黄葛扭、羊角树、牛角藤[广东、广西]、羊角藤、鲤鱼橄榄[福建]来源为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

  • 黄麻

    药材名称黄麻拼音Huánɡ Má别名苦麻叶、络麻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以叶、根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

  • 野猪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猪胆药材名称野猪胆拼音Yě Zhū Dǎn别名山猪胆来源偶蹄目猪科野猪Sus scrofa L.,以胆汁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消炎。外治疮肿,瘭疽,烫火伤。治烫火伤:黄

  • 一把篾

    药材名称一把篾拼音Yì Bǎ Miè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

  • 柳絮

    《中药大辞典》:柳絮药材名称柳絮拼音Liǔ Xù别名柳实(《本经》),柳子(《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具毛种子。性味《本草别说》:"性凉。"功能主治止

  • 蛾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蛾药药材名称蛾药拼音é Yào别名火草、火把花来源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多枝火绒草Leontopodium sinense Hemsl.,以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

  • 三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方草药材名称三方草别名白郎苔、亚大苔草来源莎草科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贵州、河南、西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