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多花野牡丹

多花野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花野牡丹

药材名称多花野牡丹

拼音Duō Huā Yě Mǔ Dān

别名炸腰果、水石榴、爆肚叶

来源野牡丹野牡丹属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polyanthum Blume,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痢疾,肠炎,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多花野牡丹

药材名称多花野牡丹

拼音Duō Huā Yě Mǔ Dān

别名炸腰果、野广石榴(《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全株。秋季采集,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米以上。茎圆柱形,密被紧贴的褐色鳞片状、有小刺的粗毛,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形至长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通常楔形或阔楔形,基出脉通常5条,稀7条,两面有紧贴的粗毛。花大,直径达3厘米,粉红带紫色,常3~7朵聚生于枝顶。蒴果壶形或椭圆形,长约1.3厘米,外有紧贴粗毛,肉质,不规则开裂。种子细小,多数,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荒野、山坡、路旁。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水不溶性黄酮、水溶性黄酮甙、鞣质、游离多元酚、有机酸、氨基酸等,不含生物碱。

药理作用多花野牡丹煎剂1:320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1:160对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菌效力,1:40能抑制绿脓杆菌。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涩,凉。"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消食,收敛,止血,祛瘀消肿。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肝炎,刀枪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①治疗肠道感染

50%多花野牡丹糖浆,成人每次50毫升,小儿30毫升(婴幼儿酌减),日服3~4次。部分病人配合穿心莲穴位注射(足三里、上巨虚),以及补液、对症治疗。观察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菌痢、肠炎计12例,结果痊愈10例,好转2例。其中对消化不良、肠炎的疗效较好,服药后大便次数多在2天内明显减少或恢复正常;对菌痢疗效较差。

②治疗呼吸道感染

多花野牡丹浸膏片(每片含浸膏粉0.42克),每次5片,日服3次;或每日用干叶1.0~1.5两煎汁,分2次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计17例,治愈15例,好转1例,无效1例。

③治疗烧伤

曾对Ⅰ度、Ⅱ度或Ⅲ度烧伤试用多花野牡丹甘油剂湿敷或软膏治疗,似具有消炎、收敛、保持创面干燥等作用,且能促进痂皮溶解脱落,有利于Ⅲ度烧伤早期植皮。

④治疗宫颈糜烂

以200%多花野牡丹软膏局部应用,治疗59例,治愈48例,好转11例。其中Ⅰ度糜烂多数在4~7天内治愈,Ⅱ度糜烂在8~16天内痊愈。

⑤治疗皮肤感染

多花野牡丹在实验室内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用浸膏片内服,同时并用100%煎剂外洗或软膏外敷,试治疖、痈、创伤感染、脓疱疮、褥疮、甲沟炎等合计40余例,有效率在90%以上。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向日葵茎髓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茎髓药材名称向日葵茎髓拼音Xiànɡ Rì Kuí Jīnɡ Suǐ别名向日葵梗心(苏医《中草药手册》),向日葵茎心(江西《草药手册》),向日葵瓤(

  • 蝮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蝮蛇药材名称蝮蛇拼音Fù Shé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来源有鳞目蝮蛇科蝮蛇Agkistrodon

  • 青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兔耳风药材名称青兔耳风拼音Qīnɡ Tù ěr Fēnɡ别名走马胎、青毛走马胎、肺心草、罗汉草、血筋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Ainsliaea rubinerv

  • 铜皮

    药材名称铜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大叶杜仲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auianapaulensisDC.[S.lantsangensisHu]采收和储

  • 党参

    《中国药典》:党参药材名称党参拼音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 白绒草

    药材名称白绒草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白绿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绿叶药材名称白绿叶拼音Bái Lǜ Yè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来源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 栀子花根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拼音Zhī Zi Huā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②广州部队

  • 白豆蔻

    《中药大辞典》:白豆蔻药材名称白豆蔻拼音Bái Dòu Kòu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

  • 黄鲴鱼

    《中药大辞典》:黄鲴鱼药材名称黄鲴鱼拼音Huánɡ Gù Yú别名黄姑、黄骨鱼(《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黄尾蜜鲴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腹部圆,在肛门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