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多鳞鳞毛蕨

多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多鳞鳞毛蕨

拼音Duō Lín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Barbate Wood Fern

别名芒齿鳞毛蕨 、髯毛鳞毛蕨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barbigera (Moore)O.Kuntze[Lastrea barbigera Moo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叶及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80cm。根茎短而斜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和纤维状鳞毛。叶簇生;叶柄长20-30cm,向上被棕色、纤维状鳞片;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不缩狭,三回羽状浅裂;侧生羽片20对以上,披针形,钝尖头,具短柄,二回羽裂;小羽片约20对,长圆形,先端圆钝,基部与羽轴合生,羽状深裂或半裂,边缘具三角形尖牙齿,干后常反折,叶轴、羽轴及小羽轴均被棕色、纤维状和披针形鳞片;叶脉两面明显。孢子囊群背生于小羽轴两侧,每裂片1个;囊群盖肾形,红棕色,常早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600-4700m的山坡灌木丛下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台湾、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

性味苦;微寒;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驱虫;解毒。主肠寄生虫病;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5-15g,水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驱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芦子

    药材名称芦子别名九节风[云南]、芦子藤、芦子疙瘩、细麻药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芦子藤Piper paepuloides Roxb.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活络止痛

  • 蒺藜根

    《中药大辞典》:蒺藜根药材名称蒺藜根拼音Jí L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根。化学成分根和叶含皂甙,甙元有薯蓣皂甙元、芰脱皂甙元、绿莲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叶尚含

  • 黄水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水藨叶药材名称黄水藨叶拼音Huánɡ Shuǐ Pāo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原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

  • 蕗蕨

    药材名称蕗蕨拼音Lù Jué英文名Chestnut-brown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badium(Hoo

  • 千里马

    药材名称千里马拼音Qiān Lǐ Mǎ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滇川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inetii Boivin[T.deciternatum Boivin

  • 大乌泡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乌泡药材名称大乌泡拼音Dà Wū Pào别名大红黄袍、乌袍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 白牛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牛尾七药材名称白牛尾七别名牛尾七、大岩七来源蓼科白牛尾七Rheum emodi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苦、甘,寒。用法用量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治肺热咳嗽

  • 石见穿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见穿药材名称石见穿拼音Shí Jiàn Chuān别名石打穿、月下红、小红参、紫丹花来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a Benth.

  • 豆瓣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瓣绿药材名称豆瓣绿拼音Dòu Bàn Lǜ别名一柱香、岩豆瓣、豆瓣草、豆瓣如意、四瓣金钗、指甲草、豆瓣打不死来源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豆瓣绿Peperomia r

  • 三蕊草

    药材名称三蕊草拼音Sān Ruǐ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tenera Royl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三蕊草 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