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草乌

大草乌

药材名称大草乌

拼音Dà Cǎo Wū

英文名Root of Vilmorin Monkshood

别名昆明堵喇草乌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和膝瓣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mairei Levl.]2.Aconitum genicul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去残茎、须根,置沸水煮4H,或用石灰水浸泡7-10d,清水漂3d,每日换水2次,晒干备用。

原形态1.黄草乌,多年生昌本。块根椭圆球形或胡萝卜形,长2.5-7cm,直径约1cm。茎缠绕,长达4m,有分枝,疏被反曲短柔毛或几无毛。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叶片五角形,长5-10cm,宽8-16cm,基部宽心形,3全裂或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略超过中部,上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叶脉疏被短柔毛。花序有3-6朵花,花序轴和花梗密被淡黄色反曲短柔毛;苞片线形;花梗长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狭线形,长3-5mm,密被短柔毛;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形,高1.7-2cm,下缘1.5-1.6cm,与外缘毛;花瓣2,唇长约6mm,微凹,距长约3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有2枚小齿,无毛;心皮5,无毛或上部疏生短毛。莴葖果,长1.6-1.8cm,无尾。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只在一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膝瓣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具分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基部具鞘,无毛;叶片圆五角形,长宽均为6-10cm,基部心形,3深裂至近基部,中央深裂片菱形,3裂,侧深裂片斜扇形,2深裂超过中部,上面只脉上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近伞房状,长3-8.5cm,有花2-8朵;花序轴和花梗均无毛;苞片叶状;花梗长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线形,长3.5-4.5cm,无毛。花两性,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部,线形,长3.5-4.5cm,无毛。花两性,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形,高约1.6cm,下缘长1.5-1.8cm,外缘近垂直,与下缘形成不明显的短喙或几无喙,侧萼片宽倒卵形,长1.3-1.4cm,内面先端膝状弯曲,瓣片长约1.1cm,唇长4.5mm,末端2浅裂,距长约2.5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具2枚小牙齿,无毛;心皮5,无毛。莴葖果。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100-2500m的山地灌木丛2.中生于海拔32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会理、贵州西部和云南中部。

2.分布于四川普格,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黄草乌;根圆锥形,有时末端稍弯曲,长5-15cm,直径1-2.5cm。表面深褐色,具多数皱褐或纵沟纹。质坚硬,能折断,断面淡黄色,粉性,老根略带纤维性。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1)黄草乌,后生皮层为4-5列棕色细胞,排列不整齐;皮层细胞5-6列,长条形,切向排列,其间有众多石细胞。内皮层明显得和合的外韧型维管束在母根的上、中下段均为7-8个,大多长圆形;在子根的上段为4-5个,长圆形或类肾形,在中段为6-7个,类圆形,复合的维管束中木质部束3-7个呈放射状排列。中央为髓部。

(2)膝瓣乌头,根的形成层排成多轮。其上、中段形成层环波状起伏凸凹明显,大小悬殊,不达根的中心。

粉末特征:黄草乌,1.石细胞长方形、长条形或长卵形,长32-1408μm,直径22-52μm,孔沟稀疏,纹孔明显。2.淀粉粒单粒类椭圆形,一端有小凹或类圆形、米粒状,直径小粒约4μm,大粒16-44μm,脐点多数不明显;复粒为4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1.黄草乌,根含黄草乌碱甲 (vilmorrianineA),多根乌头碱(daracoline),滇乌碱(yunaconitine),黄草乌碱丁(vilmorrianine D),黄草乌酮碱(vilmorrianone0,塔拉定(talatizidine),异塔拉定(isotalaftizidine),塔拉胺(talatisamine)。

2.膝瓣乌头,根含滇乌碱 (讳疾忌医),8-去乙酰滇乌碱(8-deacetyl-yun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黄草乌碱丙(vilmorrianine C),展花乌头宁(chasmanine),膝瓣乌头碱(geniconitine),粗茎乌头碱甲(crassicauline A)。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黄草乌浸膏6.2-7.5mg/kg灌胃小鼠热板法实验有镇痛作用,对酒石酸锑钾腹腔注射的 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抑制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政党家兔灌服黄草乌7.5mg/kg对心脏活动未见影响,5只家兔仅于药后2h现现T波稍低,但仍呈窦性心率。

3.毒性,滇乌碱毒性很大,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585mg/kg,大鼠、狗静脉注射的致死量分别为0.05mg/kg和0.03mg/kg。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以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的定容,作灯产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l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品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试液等容混合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庆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炮制取乌头用甘草、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至透心,捞出,蒸12小时后,取出,晒干。

性味味辛;苦;性热;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寒湿痹;手足厥冷;跌打损伤;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粉调涂;或泡酒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喜树叶

    《中药大辞典》:喜树叶药材名称喜树叶拼音Xǐ Shù Yè出处江西《中草药学》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药理作用详"喜树

  • 鸊鷉

    《中药大辞典》:鸊鷉药材名称鸊鷉拼音Bì Tī别名鷉、须赢(《尔雅》),刁鸭(《食疗本草》),油鸭(《纲目》),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本草

  • 沙糖木

    药材名称沙糖木别名珊瑚树、香柄树、柄饭树、麻油香、草禾树、高栌树、山猪肉、沙掌树来源忍冬科沙糖木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以叶、树皮、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

  • 杜鹃兰

    药材名称杜鹃兰别名算盘七、人头七、三七笋、大白及来源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mirata A. Gray,以假鳞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厚皮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厚皮香药材名称厚皮香拼音Hòu Pí Xiānɡ别名秤杆红、红果树、白花果来源山茶科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 (Wight et

  • 栝楼

    《中药大辞典》:栝楼药材名称栝楼拼音Guā Lóu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

  • 接骨紫菀

    药材名称接骨紫菀别名接骨草、线纹紫菀来源菊科接骨紫菀Aster striatu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

  • 地瓜果

    《中药大辞典》:地瓜果药材名称地瓜果拼音Dì Guā Guǒ别名地郎果(《贵州民间药物》),地枇杷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实。夏季采取尚未成熟的果实,晒

  • 黄疸树

    《中药大辞典》:黄疸树药材名称黄疸树拼音Huánɡ Dɑn Shù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

  • 龟肉

    《中药大辞典》:龟肉药材名称龟肉拼音Guī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甘咸,平。①《食疗本草》:"温,味酸。"②《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③《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