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如意草

如意草

药材名称如意草

拼音Rú Yì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rcuaate iolet

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hamiltoniana D. Don[V.arcua- ta Bl.; V.alata Burgers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35cm。根茎横走,粗约2mm,褐色,密生多数纤维状根,向上发出多条地上茎或匍匐枝,地上茎通常数条丛生。淡绿色,节间较长;匍匐枝蔓生,节上生不定根。基生叶三角状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急尖,稀渐尖,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疏锯齿,长1.5-3cm,宽2-5.5cm,具长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片相似,叶柄较短;托叶披针形,长5-10cm,全缘或具极稀疏的细齿和缘毛。花淡紫色或白色,单生于叶腋,具长梗,花梗中部以上有2枚线形小苞片;花萼卵状披针形,基部附属物极短呈半圆形;花瓣较短,有明显的暗紫色条纹,基部具长约2mm的短距。子房无毛,花柱呈棍棒状,柱头2裂,两侧裂片肥厚,向上直立,中央部分隆起呈鸡冠关。蒴果长圆形,长6-8mm,粗约3mm,无毛,先端尖。花、果期较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谷潮湿地、沼泽地、灌丛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根茎上有细根,基生叶多,具长柄,茎生叶有托叶,托叶小披针形。叶片湿润展平后,宽心形或近新月形,边缘有波状花基生或茎生叶腋生,淡棕紫色。蒴果较小椭贺形,长8mm。气微,味微苦。

性味辛麻;微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阏止血。主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虾草根

    药材名称水虾草根拼音Shuǐ Xiā Cǎo Gēn英文名Epilobium paruifol-rum Schreb.别名地母怀胎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小花柳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马骨

    《中药大辞典》:马骨药材名称马骨拼音Mǎ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性味甘,凉。①《别录》:"头骨:微寒。"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quo

  • 疬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疬子草药材名称疬子草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下延叶排草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

  • 红枫荷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枫荷药材名称红枫荷别名红山梅、半枫荷、红半枫荷、脱皮半枫荷、白乳半枫荷、红根木、胭脂木来源桑科红枫荷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以根入药。生境

  • 小百部

    《中药大辞典》:小百部药材名称小百部拼音Xiǎo Bǎi Bù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块根。2~3月间,挖取生长2~3年的地下块根,洗净泥土

  • 荆三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荆三棱药材名称荆三棱拼音Jīnɡ Sān Lénɡ别名泡三棱、三棱草来源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 锦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锦葵药材名称锦葵别名小熟季花来源锦葵科锦葵Malva sinensis Cav.以花、叶、茎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化学成分花含粘液质,紫色花含一种花色甙:锦葵花甙(mal

  • 网纹灰包

    药材名称网纹灰包别名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网纹灰包Lycoperdon perlatum Pers.[L. gemmatum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林内空旷处

  • 分枝火绒草

    药材名称分枝火绒草拼音Fēn Zhī Huǒ Rónɡ Cǎo别名火艾、火草、白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dedekensii (Bur

  •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拼音Sān Miàn Dāo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