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对虾壳

对虾壳

药材名称对虾壳

拼音Duì Xiā Ké

别名海虾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对虾科动物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种对虾的甲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naeus chinensis(Osbeck)[Penacus orientalis Kishinouye]2.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3.Penaeus merguiensis de Man4.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P.bubulus Kubo;P.tahitensis Heller]

采收和储藏:随时收集,晒干。

原形态1.中国对虾,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0-240mm,雄体长130-170mm,甲壳较薄,光滑略透明,头胸甲较坚硬宽大,中央前端延伸成长而呈尖的额角,上缘具7-9齿,下缘具3-4齿,额角下两侧具眼1对,有柄。额角侧脊伸至胃上刺附近;额角后脊仅伸至头胸甲中部。颈沟、肝沟细而明显,肝刺清晰,眼眶触角沟较宽,眼胃脊甚明显。头部有附肢5对,第1、第2对成为2对鞭状触角,其第2 对触角特别长,触角刺明显;其他3对附肢,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胸部附肢8对,前3对成为颚足,均为口器的一部分;其余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大,后2对末端成为爪状。雌体交接器呈现圆盘状,位于第4、第5对步足基部之间,中央有一纵行裂口,内为受精囊,前方有一圆形突起,表面着生密毛。腹部7节,能屈曲,第4-6节背面中央具有纵脊;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者内肢极小,雄者内肢变形为呈钟形的交接器。第6对为尾肢,短粗,与腹部第7节末端甚尖的尾节合为尾扇。雌体性生殖腺成熟前呈淡青蓝色,体表散布有棕蓝色色素细胞。雄体略呈棕黄色,胸部和腹部附肢微呈红色,尾肢的后半为深蓝并夹有红色。

2.长毛对虾,在外形、体色和大小等方面,均与中国对虾比较相似。但额角上缘7-8齿,下缘4-6齿。额角侧沟浅,向后更浅,至胃上刺下方消失。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上有1-2个浅凹。额角基部稍高,背部较凸,末端较细,第1触角上鞭与头胸甲长度约相等或稍短。雄体交接器呈叶片状,叶尖变圆,边缘具刚毛,两侧向腹面卷曲。雌体交接器圆盘状,前片的顶端疣突较小,尾节呈刺状,背面中央具一纵沟,两侧边缘的后半部有刚毛。雌性比雄性个体大。体呈灰蓝色,头部前端多蓝点。

3.黝吉对虾,体形和中国对虾亦较相似,但额角上缘8-9齿,下缘4-5齿,额角侧沟浅,向后越浅,向后越浅,至胃上刺下方消失,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基部背面很高,侧面观呈三角形,末端较细,第1触角上鞭与头胸甲长约相等或稍短。雌交接器前片的顶端疣突相当大。

4.斑节对虾,本种是对虾属中最大的一种,雌虾体长300-350mm。额角上缘6-8齿,下缘2-4齿,额角基部特长,末端较粗,眼胃脊较短,肝脊平直,第5步足无外肢。体上具棕色和暗绿色相间的横斑,但往往随环境、年龄 而颜色有所差异胜地肢的柄部外面呈明显的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浅海泥沙底,夜间常缓慢游泳于海水的中下层,捕食底栖多毛类、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其他脊椎动物的幼体,也食硅藻类等。每年3月自黄海南部向渤海作壳饵和生殖洄游,冬季又返回黄海南部作越冬回游。雄虾在10月间性成熟,在10-11月间交尾,雌虾至第2年4月间性成熟,每尾雌虾产卵数十万至100多万粒,产卵时与贮存在雌体交接器中的精荚内的精液也同时放而达受精,经一昼夜开始孵化,稚虾生长迅速。

2.栖息于水深25-40m以内的泥沙质海底,幼虾常群集于河口附近或内海中生活。5月性腺成熟,7-8月仔虾已符合商品标准,12月至翌年1月为越冬期。

3.栖息沿岸水深25m以内的泥沙质海底。

4.栖息于泥质或泥沙质的海底,仔虾喜群集于水生杂草中杂食性。成熟期向外海水深100m左右的海域回游,繁殖期才返回浅水。雌虾较大,平均体重350-400g,大者可达500g。

资源分布:1.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南海也有小量。一北方已大量人工养殖。

2.我国分布于浙江舟山以南东海、南海沿海。现在南方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

3.我国分布于广东、福建等沿海。已进行人工养殖。

4.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沿海,是台湾的主要养殖品种。

化学成分肌肉含蛋白、脂肪、胺类、钙、铁、砷、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 B12、龙虾肌碱(nomarine)、磷酸酯等。蛋白水解后得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酪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等多种氨基酸。含组氨酸脱羚酶、芳基酰胺酶(arylarnidase)、组织蛋白酶 D(cathepsin D)、羧肽酶 A、(carboxypeptidase A、B)、含亚精胺(spermidine)、3,3-二氨基-二丙基胺(3,3'-diaminodipropylamine)、三甲胺等多胺类。含隐黄质(cryptoxantnin)。

性味味甘;咸;性凉

功能主治安神;止痒。主神经衰弱;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补肾壮阳、健胃补气的功能。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脾胃虚弱、气虚疮口不敛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种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种草药材名称黑种草别名斯亚旦、瘤果黑种草来源毛茛科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辛,热。功能主治补脑肾,通经,通乳,利

  • 水藁本

    药材名称水藁本拼音Shuǐ Gǎo Běn别名黄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

  • 铜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骨七药材名称铜骨七拼音Tónɡ Gǔ Qī别名海螺七、疔药、铜灯台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

  • 绿百合

    药材名称绿百合拼音Lǜ Bǎi Hé别名直瓣红花百合、苍山红百合、百合出处绿百合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类,云:“云南有之。花色碧绿,紫斑锈错,香极浓,根微苦。”所述形态。附图及产地,与百合科黄绿

  • 荠宁

    药材名称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荠宁Mosla grosseserrata Maxim.[Orthodon grosseserratus (Maxim.) Kudo],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 雪人参

    《中药大辞典》:雪人参药材名称雪人参拼音Xuě Rén Shēn别名铁刷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人参(《贵州植药调查》),山红花、红苦刺(《云南中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

  • 青皮

    《中国药典》:青皮药材名称青皮拼音Qīnɡ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 咬人狗

    药材名称咬人狗拼音Yǎo Rén Gǒu别名刺晕、咬人猫出处《纲目拾遗》据《台湾府志》载:“咬人狗其木甚松,手掐之便长条迸起,可为火具。木高丈余,叶长大似烟叶,有毛刺,刺人入毛孔甚痒,搔之发红痛,一昼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 瘦风轮

    药材名称瘦风轮别名塔花、剪刀草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瘦风轮Clinopodium gracile (Benth.) Matsum.,以全草入药。6~8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凉。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