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桐木

水桐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桐木

药材名称水桐木

别名水同木、哈正榕

来源桑科水桐木Ficus harlandii Benth.,以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补气,润肺,活血,渗湿利尿。治五痨七伤,跌打,小便不利,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桐木

药材名称水桐木

拼音Shuǐ Tónɡ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水桐木的根皮、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fistulosa Reinw.ex B1.[F.har-landii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乔木。嫩枝被少许硬毛,有乳汁。单叶互生,少有对生;叶柄长1.5-8cm,幼时略被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7cm;叶片纸质,椭圆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32.5cm,宽4-1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或稍呈浅波形,背面有小凸点;基出脉5条,侧脉6-8对。隐头花序(榕果)簇生于老干发出的瘤状小枝上,近球形,直径1-1.5cm,基部收缩成一短柄,基部苞片3,细小;总花梗长0.8-2.4cm;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无梗,着生于榕果内壁近口处,花被片3枚,雄蕊1,花丝短;瘿花具梗,无花被,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雌花花被片4,狭管状。瘦果近方斜形。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雨林或山地、丘陵、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小便不利;腹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扶桑

    药材名称扶桑拼音Fú Sānɡ别名大红花、红木槿、月月红、木花、公鸡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以根、叶、花入药。根、叶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晒

  • 山橿根

    《中药大辞典》:山橿根药材名称山橿根拼音Shān Jiānɡ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原形态山橿,又名:大叶山橿、米珠、副山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

  • 圆叶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圆叶南蛇藤根拼音Yuán Yè Nán Shé Ténɡ Gēn别名称星蛇、双虎排牙、铁包金。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圆叶南蛇藤Celastrus kusanm Hayata的根。拉丁植物动

  • 金钮扣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钮扣药材名称金钮扣拼音Jīn Niǔ Kòu别名金钮头、金吊钮、金扣、金钮刺、刺茄、刺天茄、黄面仔、黄水茄、小颠茄、苦果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紫花茄Solanum indic

  • 溪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药材名称溪黄草拼音Xī Huánɡ Cǎo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 熊蕨根

    《中药大辞典》:熊蕨根药材名称熊蕨根拼音Xiónɡ Jué Gēn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原形态狭顶鳞毛蕨,又名:半边草。多年生草本,高40~8

  • 阔叶假参

    药材名称阔叶假参别名粱王茶、良旺头、金刚尖、三叶树来源五加科阔叶假参Nothopanax latifolius Hand.-Mazz.,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

  • 白带草

    药材名称白带草拼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

  • 香堇菜

    药材名称香堇菜拼音Xiānɡ Jǐ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香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odorat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香堇菜Viola

  • 西藏桃叶珊瑚果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果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uǒ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果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