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田七叶

水田七叶

《中药大辞典》:水田七叶

药材名称水田七叶

拼音Shuǐ Tián Qí Yè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箭根薯科植物蒟蒻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田七"条。

功能主治治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田七叶

药材名称水田七叶

拼音Shuǐ Tián Qí Yè

英文名Leaf of Lobedfruit Tacca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capsa plantaginea Hance[Taccaplantaginea(Hance)Drenth]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洗净,鲜用。

原形态蒟蒻薯,多年生草本。茎肥大,常弯曲,具多数须根。叶基生;叶柄长7-11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0-22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全缘;叶脉在上面凹,于背面突起。花茎自叶丛中抽出,长6-13cm;伞形花序顶生,有花8-15朵;总苞4枚,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外面2枚较大,内面2枚罗小;苞片线形,长达7cm;花被钟状,外面淡绿色,内面淡紫色,裂片6,2轮,外轮3,长三角形,内轮3,宽卵形,雄蕊6,与裂片对生,花丝扁宽,基部扩大,上部呈倒生的袋状,花药淡紫色;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每裂又2浅裂,花瓣状。蒴果3瓣裂;种子多数,椭圆形,稍弯曲,长约2mm,表面有10余条纵棱。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田边等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对叶油麻叶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叶拼音Duì Yè Yóu M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植物台东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形

  • 水胡满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药材名称水胡满拼音Shuǐ Hú Mǎn别名蟚蜞盖、虎狼草(《生草药性备要》),臭苦蓢、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缸瓦冧(《广东中药》Ⅱ)。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

  • 牛髓

    《中药大辞典》:牛髓药材名称牛髓拼音Niú Suǐ出处《本经》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 金果榄

    《中国药典》:金果榄药材名称金果榄拼音Jīn Guǒ Lǎn英文名RADIX TINOSPORAE别名山慈菇[广东、广西]、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九牛胆、九莲子、青牛胆、金线吊葫芦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

  • 大巢菜

    《中药大辞典》:大巢菜药材名称大巢菜拼音Dà Cháo Cài别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

  • 灯笼泡

    药材名称灯笼泡拼音Dēnɡ Lonɡ Pào别名天泡子、挂金灯、灯笼果、打额泡、天泡草、小酸浆、黄姑娘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Physalis minim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鲤鱼胆

    《中药大辞典》:鲤鱼胆药材名称鲤鱼胆拼音Lǐ Y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胆。化学成分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

  •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药材名称椰子油拼音Yē Zi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性状椰子油在

  • 毛叶石楠根

    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根拼音Máo Yè Shí Nán Gēn别名邓向观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石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毛

  • 木锦鸡儿

    药材名称木锦鸡儿来源豆科木锦鸡儿Caragana frutex (L.) Koch,以花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宁夏。性味肝,平。功能主治补血,活血。主治跌打损伤,痘疮。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