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线草

水线草

药材名称水线草

拼音Shuǐ Xiàn Cǎo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茜草科植物水线草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水线草,又名:伞房花耳草

一年生、披散、纤弱草本,高15~50厘米,秃净或被粉状微毛。茎多分枝,无毛或疏被细柔毛。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1.5~3厘米,宽1.5~3.5毫米,边缘粗糙,常向背面卷曲;托叶小,膜质,合生成鞘状,长1~1.5毫米,截头,顶端具短刺毛。花序腋生,多为2~5朵排列成伞房花序,稀有单生;花序柄线状,长0.6~2厘米;花萼广卵圆形,长约2.5毫米,先端4齿裂,外被细柔毛;花冠漏斗状,白色或淡红色,长2.5毫米,裂片4;雄蕊4;子房2室,花柱线状,略伸出,柱头2裂。蒴果圆球形,径约2.5毫米,顶端平截,室背开裂,萼宿存。种子细小,多数。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本品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作白花蛇舌草使用,参见"白花蛇舌草"条。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溪边、旷地、园圃。分布我国东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含三萜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甾醇(β-谷甾醇、Y-谷甾醇、豆甾醇)、内酯、酚性成分、黄酮类,脂肪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麻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疟疾,肠痈,肿毒,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

②《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治高热,疟疾,癌肿,阑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疟疾:水线草、常山马鞭草各二钱。混合煎服。(《中国药植志》)

②治烫伤:水线草煎洗。(《中国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藕蔤

    药材名称藕蔤拼音ǒu Mì别名蔤(《尔雅》),藕丝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细瘦根茎。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

  • 山葛薯

    《中药大辞典》:山葛薯药材名称山葛薯拼音Shān Gě Shǔ别名山萝卜(《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韩氏蝶豆的块根。4月采。原形态韩氏蝶豆,又名:立蝶豆、山岗荚、白花蝶豆、

  • 合树菌

    药材名称合树菌拼音Hé Shù Jūn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

  • 鲤鱼鳞

    《中药大辞典》:鲤鱼鳞药材名称鲤鱼鳞拼音Lǐ Yú Lí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鳞片。化学成分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其基质由胶原变来,化学上属于一种硬蛋白,定名

  • 石南藤

    药材名称石南藤拼音Shí Nán Ténɡ别名爬岩香来源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Piper wallichii (Miq.)Hand.-Mazz. var hupehen

  • 石莲

    药材名称石莲拼音Shí Lián别名石蚌腿、石蚌接骨丹、石楞腿、石上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节茎石仙桃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lidota ar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

  • 藕粉

    药材名称藕粉拼音óu Fěn别名藕澄粉(《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种植物莲的肥厚根茎-藕加工制成的淀粉。性味《医林纂要》:"甘咸,平。"功能主治益血,止血

  • 大叶千里光

    药材名称大叶千里光别名松筋藤、滇南千里光来源菊科大叶千里光Senecio hoi Dunn,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

  • 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草药材名称狗尾草拼音Gǒu Wěi Cǎo别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种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毛嘟嘟、狗毛尾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